□邵忠新
今年28歲的蔡小兵曾經是一名武警戰士。2007年,復員回到共青團農場成為一名治安員,并以過硬的軍事素質經過層層嚴格選拔成為民兵班長。“雖然我不是軍人了,但民兵也是‘兵’,要當就要當好兵。”蔡小兵說。也正是抱著這樣的理念,年輕的他逐漸在同期的民兵中嶄露頭角,茁壯成長,成為八連副連長、民兵排長。
2009年“7·5”事件期間,蔡小兵白天和戰友們在烏魯木齊執勤,他每天7時準時外出巡邏,24小時甚至次日才能歸隊休息,一天巡邏路線長達二三十公里,每天都是一身灰土一身汗、一身臭氣一身疼。白天冒著高溫酷暑,他穿著厚厚的迷彩服,戴著鋼盔,背上的汗不停地流,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腳底磨出了血泡。在60多天的執勤維穩中,蔡小兵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并協助當地派出所民警抓獲3名小偷。
作為民兵排長,除了帶領戰友們參加日常軍訓外,蔡小兵每年參加師和烏魯木齊維穩執勤時間在2個月以上,最長時間達到半年之久,他連續3年在烏魯木齊執勤巡邏一線度過春節。陪父母過年他承諾了兩三次了,可都沒實現。
2013年9月13日,蔡小兵的父親因交通事故住院在醫院搶救。接到電話的蔡小兵猶豫再三,在場領導的再三催促下才抽空趕到醫院看望昏迷中的父親。醫生為父親做完手術后,望著昏睡的父親和一夜之間白了發的年邁母親,蔡小兵含著眼淚還是義無反顧地又回到執勤崗位。3個多月的時間里,因為身負管理民兵隊伍的重任,他沒有回家照看侍候過在家靜養的父親一次,照顧父母和料理家事全都由柔弱的妻子承擔。“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對家人有愧……”蔡小兵提起家人滿是愧疚。
蔡小兵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用實際行動不負使命,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兵團民兵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兵團民兵增添了光彩,響亮地實踐了自己心底的那份錚錚誓言:青春無悔,我的名字叫兵團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