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倩
美麗的幸福城,我現在生活的地方。幸福城也就是第一師十三團。走進幸福城,你首先看到的是懸掛在幸福路大道上的一句標語:同走幸福路,同唱幸福歌,同做幸福人,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生活!作為幸福城里的一員,我不僅感到環境讓我們幸福,生活讓我們幸福,就連公認為難做的基層政工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土記者”我也認為是幸福的,我就是幸福城里的一名“土記者”。
幸福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感覺,幸福感更是判斷是否幸福的標準。幸福城里話幸福,我和幸福城有著不解之緣。
2010年4月,在新疆的校友打電話說:這里的自然環境優美,而且人都特別樸實。沒有喧囂雜亂的汽笛聲,擁擠混亂的人群;到處充滿了大自然的親切,社會的溫馨和諧。在這里,你唯一的感覺就是——幸福。我聽著校友描述的幸福城美景入了迷,真的想馬上飛到幸福城去做一個幸福人。于是,我飛一般地跑到學校毅然決然地打消了原來猶豫的念頭,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當選拔老師問我為什么要去新疆成為一名志愿者的時候,我憧憬著,充滿希望地說:我要去新疆,我要去兵團!我要感受幸福城里幸福人的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那里的人們更加幸福!
終于,在2010年的7月26日,我踏上了由鄭州開往新疆的1086次列車,以一個河南對口支援新疆的志愿者的身份來到了傳說中的幸福城。聽老一代軍墾人說這個幸福城小城鎮54年前到處是荒漠戈壁,是王震將軍帶領十萬大軍一手拿槍,一手拿鎬,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在戈壁灘建起的綠洲。有人問他們,吃了那么多的苦究竟是為了什么?他們說我們吃苦是為了后代不吃苦,為了給后人造幸福,就把這里叫做幸福城吧!
將近兩年的志愿者工作生活讓我親身感受到了這里大自然賦予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具有“三五九”精神的人文特色。雖然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地處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每年四五月份偶爾會有風沙的天氣。但是當我戴著帽子、眼鏡、口罩等把自己蒙得嚴嚴實實全副武裝艱難地走在風沙中即將失望的時候,風沙過后的及時雨讓我很欣慰,讓我欣賞到校友口中那令人憧憬甚至神往,經常幻想甚至做夢都夢到的美景。讓我更加熱愛幸福城,熱愛這片土地!
于是,2012年3月份,我決定留在這里做一個基層政工員,當個“土記者”。剛踏上這條路時,我沒有意識到宣傳任務的完成對一個基層政工員的重要性。一個多月后,領導問起我來,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不知道怎么寫稿子,不知道怎么樣拍新聞圖片的我一頭霧水,壓力隨之而來。于是,我找到了我們團電視臺的李向文老師和團宣傳科相關老師,向他們討教。我一直把他們當做我的政工之路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很多,也給了我很多鼓勵。記得我的處女作就是塔里木報上刊登的沙棗花攝影圖片,當我看到報紙上出現我的名字時,雖然只是占據很小位置的圖片,我心中一股說不上來的味,我真的沒有想到我往報社發的第一篇稿件就被錄用了。當看到同事發信息告訴我稿件終于零突破的消息時,我高興得眼眶都濕潤了。這是一個好的開頭,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更有信心。從那時起,我就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做好!通過看各種相關的書籍培養我的寫作和攝影能力,更加注意觀察生活培養自己的新聞意識。
曾聽說過政工之路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但是不接觸這個行業是體會不到的。因采訪到深夜一點多,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路上而害怕,但是一想到可以把別人的故事記錄下來,承載著別人的情感,就不知被狗叫聲嚇的還是因為急切的跑回宿舍把故事記錄下來。為了拍攝一處風景騎著自行車跑十幾公里路,為了一篇稿件的題目斟酌幾十遍,為了不耽誤其他工作而通宵修改稿件都是家常便飯,但是真正體會到了“一字百滴汗”的內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許我本身就和這個工作有緣吧。我一直感覺一個女孩拿著相機,采集下瞬間的記憶是很帥的。用鍵盤記錄下發生的新聞和別人的故事,是對過去的一種最好的紀念方式。把單位的工作整理成文字性東西,是反映一個政工員基本工作和單位工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配合單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單位有好的發展前景的一個必要條件。
天空中的白云好像能讀懂我的心,簇擁著飄向了遙遠的家鄉,向家鄉的人們訴說著我在幸福城——我的第二故鄉的幸福生活。我也堅信在新型團場建設突飛猛進的大力發展下,我在幸福城的生活會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