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嘀嘀”!隨著清晨9點汽車的車鳴,開往頭屯河區開發區的公交車緩緩啟動了,馬曉軍夫婦搭乘這輛公交車開始了他們一天的打工生活。目前馬曉軍夫婦都在天恒基國際汽車文化城4S店從事保安、保潔工作,兩口子月工資收入5400元,現在有了這份穩定收入,兩口子心里踏實了許多……
近年來,五連工會在黨支部領導下,緊緊圍繞促進職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堅計劃目標任務,在與農場簽訂職工多元增收責任書的基礎上,建立了連隊工會目標責任制,將年度職工多元增收目標分解到每個工會干部,明確黨政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并實行包干、包片、包戶的“三包”制度,從而增強了連隊干部抓職工多元增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連隊對于有生產經營種植能力、有生產經營技術的職工,引導他們向高效經濟作物發展,加強管理、增收節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鼓勵職工轉崗就業,加強宣傳引導,借助農場勞動力管理站就業信息平臺,通過廣播、電話及時向職工傳達就業信息,提供信息服務。
以農場職工技能培訓為載體,積極組織職工群眾參加各類培訓活動,有效提高了職工的生產技能水平,為職工多元增收奠定了基礎。
為做實做細職工多元增收工作,連隊工會按照農場“一戶一策、一戶一檔”的工作要求,建立了職工多元增收臺賬;進一步完善措施,細化目標,將職工的各種收入按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非農生產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五大類真實記錄在案,對每家每戶家庭成員信息、每個勞動力的就業單位、從業崗位、從業收入情況等項目逐一進行登記;針對每家每戶的不同情況提出各自的從業意見和建議并記錄在冊;按每個季度更新多元增收信息,為領導的決策提供數字依據,增強了工作的實效性。
目前,通過多種形式,連隊累計向頭屯河區工業區、八鋼等周邊企業轉移職工就業118人,占職工總數的71%。連隊擁有職工戶125戶,職工會員166人,職工戶家庭人口393人,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五連工會2014年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19839元,職均純收入36492元。
馬曉軍夫婦以前一直在連隊從事土地承包經營工作,每年種植60畝地左右,年收入3-4萬元,小日子還算過得不錯。為了提高家庭收入,2013年兩口子在連隊承包了110畝地準備大干一場;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他們種植的花生由于市場價格偏低,當年虧損5萬多元;正當小兩口一籌莫展之際,連隊工會干部來到馬曉軍家中,了解情況后,鼓勵馬曉軍夫婦樹立信心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給他們提供就業信息,自此馬曉軍夫婦踏上打工的征程,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