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夏
對于如何引領新時期勞動競賽,不斷鞏固勞動競賽新成果和新經驗,全總十六屆三次執委會工作報告指出:以技術創新為重點,深化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制定“十三五”勞動競賽規劃,繼續開展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產業行業勞動競賽。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企業科學管理,面對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作為工會經濟技術工作有效載體和傳統品牌的勞動競賽活動,在目標、領域、內容、形式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切實提高職工素質、推動企業進步、促進企業經濟發展。
實踐表明,企業開展勞動競賽創新活動是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深化和發展。新形勢下,勞動競賽的外延更廣泛,內涵更豐富。從活動內容上看,勞動競賽創新中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術革新、合作攻關等,既有企業生產管理層面的,又有職工操作層面的,既有發揮職工主觀能動性方面的,又有調動企業積極性方面的。從創新的形式上看,既有短平快的立功競賽,又有注重長遠的爭先比賽等。因此,新時期的勞動競賽創新活動就是培養職工學習力的重要載體,是提高職工能力水平的練功賽場,是發揮職工能力才華的廣闊舞臺。這項活動的有序開展,能夠讓廣大職工在干中學、學中練、練中比、比中創,不斷增強創新能力,造就出一支高素質的新型勞動者大軍。
為積極應對勞動競賽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探索開展勞動競賽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途徑,進一步增強創新的針對性、廣泛性與時效性,本文認為,在創新發展思路方面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觀念的轉變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運用新思維新理念和豐富的實踐成果發展勞動競賽。思維觀念屬于意識范疇,它是順利開展勞動競賽的必要條件。只有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把勞動競賽放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去認識,勞動競賽才會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支持環境,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工會及工會干部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敢于改革創新,大膽拋棄勞動競賽中那些過時的、陳舊的思想和觀念,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全局的原則,緊緊圍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做文章,圍繞加快結構調整,提高質量效益,組織開展各類勞動競賽,用新的思想和理念指導各類勞動競賽的開展,才能拓寬勞動競賽的路子,開創勞動競賽的新局面。二是競賽內容適應創新要求。新形勢下,衡量企業好壞的主要標志已不是只注重單一的產量產值,更多的關注點在于高科技與新知識的應用,人才的儲備資源的利用,環境的保護,新產品的開發,社會的公認程度等指標。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持續發展,就應在上述方面形成自身優勢,加速勞動競賽目標及內容的改革與創新,使之適應發展的現實需要。勞動競賽的目標應從過去單純體力型向體力與智力結合型轉變,工會在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時,既要繼續弘揚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又要倡導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的時代精神,充分體現新時期勞動競賽的時代特點和貢獻力,積極開展六賽六比爭先創優活動,做到寓教于樂,豐富多彩。三是競賽組織形式適應內容的需要。勞動競賽的目的是通過競賽這一載體和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把廣大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上來。面對機遇和挑戰,職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要求勞動競賽的載體和形式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地拓展勞動競賽新的思路和謀略。做到既要推陳又要出新,結合自身的實際,大膽探索和嘗試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特點,針對性強,可操作并富有實效的競賽形式,不斷增強競賽活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近年來,以弘揚勞模精神和工人先鋒號為引領,積極營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勞模精英協會、勞模創新示范崗等創建活動,大力弘揚金牌職工和金點子職工效應,有力地推動了勞動競賽向深層次、寬領域發展,使勞動競賽在新形勢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未來更應該與時俱進,延伸這種創新成果的實際應用。四是競賽激勵機制發揮更大的效能作用。市場經濟的特征就是利益經濟。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打破了平均主義,職工的貢獻大小直接與經濟收入相銜接。市場經濟導致價值規律及經濟杠桿調節作用日趨明顯,在這種情形下,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并重是最佳激勵組合方式,既能體現市場經濟公平原則,又能使勞動競賽始終保持一種內在利益驅動,既不會弱化勞動競賽的精神鼓勵功能,又能使競賽的參與者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競賽成果。勞動競賽在體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結合方面趨于平衡,由此推進勞動競賽活動的順利發展。
總之,創新和發展勞動競賽活動在企業的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活動中正確處理好繼承、發展與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不斷拓展內容和領域,深化勞動競賽監督、保障、激勵機制的有效運作,才能真正提高勞動競賽活動的吸引力、參與率和影響力,勞動競賽也才能實際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