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17日,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辦、《中國藥物警戒》雜志社承辦的“第五屆中國藥物警戒大會”在成都市成功舉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吳湞指出,藥物警戒是藥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是防范藥品風險不可或缺的科學手段。伴隨著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我國藥品監管水平日益提升,技術標準逐漸與國際接軌,藥物警戒工作得到長足發展:法規制度不斷健全;監測體系不斷完善;監測能力不斷提升;風險溝通渠道不斷豐富;國際合作不斷加強。但我國藥物警戒工作也面臨新形勢和新挑戰,為此,他提出幾點意見,一要切實落實藥品生產企業在藥品全生命周期的主體責任;二是全社會要共同參與和支持藥物警戒工作,尤其要發揮以醫療機構為報告主體的獨特優勢;三要推進藥物警戒工作自身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他強調,各級監測機構既要做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更要加強不良反應評價工作,推進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發展步伐,提升藥物警戒水平。
大會期間,國內外21位專家學者就各自領域的最新進展發表了主題報告,分享研究成果。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Gerald J.Dal Pan博士、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安全監管與研究部總監Michael Anthony Foy、世界衛生組織烏普薩拉監測中心(UMC)主任Marie Lindquist分別作了《大數據時代下藥物安全的監測》、《歐盟藥物警戒及成員國的角色》、《信號檢測與評估》的主題報告。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楊威的報告《中國藥物警戒現狀與展望》全面闡述了我國藥物警戒工作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在大會分會場,專家們圍繞藥品的風險管理與實踐、國際藥物警戒實踐與展望、我國創新藥物的研發與藥物警戒三個主題發表精彩演講,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國內藥品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各級藥品監管部門的7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摘編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