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玉
(中華人民共和國唐山海事局 河北 唐山 06361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公共財政的投入,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也跟著增加,使得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對資產管理的質量與效率需要更高層次的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對其資產進行更加規范的管理,首先要得到財政部門的支持,提高行政事業資產管理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行政事業資產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與科學化,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效用最大化。
資產的合理配置對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順利展開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的配置上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資產采購的預算沒能夠做到細化的程度,同時由于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占用上的免費性,使得單位單一地看重完善的辦公條件,幾乎忽視了使資產效益達到最大化,更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富余,提前更新本來能繼續使用的資產,導致產生了資產閑置的情況出現;對于獲得資金來源渠道較少的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購置的資產不能及時到位,嚴重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日常工作的進度。
另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資產流動管理機制。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對資產歸其所有的意識比較強烈,在跨部門對資產進行調撥挪用時有比較大的難度,不能夠充分的利用資產,對于資產不足的單位很難采用調劑方式獲取自身所需要的資產,因此存在資產的重復配置或閑置浪費的情況,導致要進行資產的合理配置相對困難,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充分利用。
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主要是依靠國家進行財政撥款,單位人員大多只是根據自己所處部門的需求購置固定資產,大多時候缺乏對固定資產的成本和使用效益進行評估分析,而財政部門大多時候只看重經費的預算安排,沒有充分考慮單位所擁有的實物性資產該如何做到調劑余缺、物盡其用、資源共享、集中管理等,導致購置資產時缺乏計劃、重復購置的狀況發生的頻率高,很多固定資產處于閑置狀態或半閑置狀態。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銜接不了,導致資產過于看重購置而忽略了資產的管理,出現閑置資產、浪費資產的不良情況,降低了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嚴重脫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購置了實物資產之后,并沒有及時的按照相關的財務程序辦理固定資產增資手續,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則沒能夠按時的將上級撥下來的資產或捐贈的資產入賬,轉到新單位后領導沒能自覺的進行申報入賬,容易出現帳外資產。年度決算過程中,由于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信息記錄缺失或不夠準確,沒能夠切實的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進行準確的清查。
一方面,部分單位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理念淡薄,忽略了對相應的績效考評機制的建設, 就會減少對固定資產管理責任人的監督和管理力度,還存在部分資產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夠強的現象以致有些固定資產不能進行有效使用、維護與保管,加快了設備的折舊,致使固定資產非正常使用損壞等現象出現, 給行政事業單位和國家帶來了非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由于當今是信息時代,知識和信息的更新迅速,資產管理人員不能及時的更新較為先進的資產管理理念和專業知識,同時單位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重視程度不足,所以在工作中,資產管理人員素質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不能相互配合得當,降低了資產管理的質量。
資產采購的預算要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建立健全完善的資產流動機制,能夠有效的配置資產,實現資產的優化,使資產達到效用的最大化。為了減少部門間資產配置不合理的現象,相關部門管理者需要相互配合,制定規范的資產配置標準,并根據相關的規定對資產采購預算進行編制,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的大部分資產都是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根據國家公共財政管理原則,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資產流動體制,加強調整行政事業單位富余資產,達到資產的效用最大化,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比較落后,沒有一個規范性的管理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管理,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資產在流通中的缺失而且還完善制度和規范流程,進一步推動了資產管理的改革。另一個方面,還在資產合理配置,檢查和核算上進行監督控制,為行政單位創造了新的資產,節約成本。我國現正倡導實行節約型社會,那么作為行政單位應首當其沖,做帶頭作用,完善資產管理監控,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機制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發揮最高的效用率。例如:建立固定資產問責制,使被動變為主動,與相關組織簽訂協議書,做到不管是在資產配置、使用還是處置中每個步驟都有人員監管并能解決好相關問題做出對應措施。在管理制度上,根據《會計法》等相關會計法律,行政事業單位應制定相應制度。使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力度得到提高。例如:(1)建立登記制度。在資金重置,建設,捐贈等方面登記入賬,無論是總賬還是明細賬都應做好登記。(2)建立驗收制度。在物資登記入庫時,應由管理部門驗收入庫,財務部負責驗收查詢。(3)建立清理盤點制度。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會計部門應該在每個月或者季度,進行盤點清算,對單位中的盈虧方面做好處理。(4)建立損壞賠償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對于人員惡意損壞或造成浪費的,應追究其相關責任進行處理。
高層管理者需要增強管理的意識,建立健全對資產管理人員的績效考評制度,另外,對固定資產的進行有效管理的保障是要增大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隊伍建設力度, 全面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組織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鼓勵相關人員進行相關先進專業知識的再教育,同時,定時安排財務管理人員參與培訓,更新會計知識和了解新的制度、規定,更深入的了解固定資產管理流程與掌握核算辦法, 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提高資產管理的有效性。
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需要跟著不斷的進行改革的,那樣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充分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而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的分配制度,完善資產管理監控,創建管理新機制,規范管理制度,提高人員素質和建設信息化預算管理等措施之前,需要建設強有力的行政單位資產管理制度,為減少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流失提供切實的保障,才能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賈文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5).
[2]胡川.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其借鑒[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