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波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6)
營改增改革實施后,實現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無疑是對企業稅負狀況的利好消息。企業合理合法的獲取了足夠的進項稅額后,以往企業存在的大量不可抵扣進項稅額的狀況將不復存在。不過,由于行業的不同,營改增對各類企業稅負的影響也就不盡相同。對此,筆者以建筑業為例,分析了營改增對這類企業稅負的影響。
從營改增實施的稅率來看,建筑行業受外部經濟環境、地區差異的影響,增值稅稅率是11%,而原來的稅率是3%,二者存在差異8%。通過計算,使可抵扣進項稅額占銷項稅額的比重達到某一特定值時,營業稅和增值稅金額相同,來計算稅負平衡點,這個稅負平衡點為69.73%。如果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大于69.73%,那么稅負降低,對于企業來說是利好消息,反之就上升。
營改增對涉及到的企業產品價格制定策略有很大影響和沖擊,這就需要我們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進行相關的溝通和協調,調整產品價格,確保新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不影響公司現有的利潤水平。造成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還是在于營改增的稅種變化。新制度出來之后,公司就必須對原有的價格制定機制進行調整,并對新政策的實施進行相關測算工作,以確保公司的現有利潤不因為新制度的執行而出現下滑。我們就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例:一項運輸業務收費價格為1000 元,新制度之前,企業要扣除3%的營業稅(暫不考慮其他附加稅費)后,其凈收入為970 元。新制度執行后,假設企業對這項業務的收費價格價仍為1000 元(含稅價),試點增值稅稅率為11%,公司最終獲得的凈收入只有900.9 元(1000÷1.11%)。所以,新制度的執行對公司的產品價格制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公司需要在考慮新制度的稅制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以滿足企業的利潤要求。公司還要對新制度下的稅率和價內稅進行相關測算。公司的財務部門要首先與銷售部門溝通,銷售部門才能與對方公司協商將發票金額提高。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發票審核的風險上。營改增對企業發票使用管理將產生影響。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比營業稅發票管理更為嚴格,征管與處罰的力度也更大。這是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將涉及到某一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同時涉及銷項稅額和下一家的進項稅,對買賣雙方都會產生重要影響。我國刑法專門就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包括開票、銷售、使用等相關的違法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
在核算營業稅時,會計科目比較簡單:一般來說,涉及“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這些會計科目。營改增后,企業會計核算的科目增加了9 個明細科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其中,記借方的有五個(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繳增值稅、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記貸方的有四個(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銷項稅額、轉出多交增值稅)。
除此之外,還在“應交稅費”這個一級科目下設“增值稅留抵稅額”、“待抵扣進項稅額”和“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相較于原營業稅的業務核算,顯然增值稅的核算難度將明顯增加。不僅如此,營改增還給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包括納稅申報、稅票認證和抵扣、稅務籌劃等,這些稅務操作問題將給企業帶來全新的挑戰。一旦涉稅的某個環節處理不慎,企業必然將面臨一定的稅務風險。
就資產負債表而言,營改增對企業會計報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固定資產”以及“應交稅費”的列報上。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擁有一定數額的固定資產,特別是高速、路橋施工的企業,價值達十多億。增值稅進項稅額從原值中扣除之后,固定資產的凈值就下降,又由于負債總額不變,所以根據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分母比值減小,負債分子不變,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將會有所提高,甚至由于企業所采購的材料及設備供應商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會增加企業的負債,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而對企業的銀行融資和相關信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就利潤表而言,由于營業稅是價內稅而與此相反,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改增以前,“主營業務收入”這一會計科目由稅改前的含稅收入(營業稅)被稅改后的稅后收入(扣除增值稅)所取代。表面上看,企業的主要的業務收入是減少了不少,而且在銷售收入不變的前提下,企業凈利潤也沒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營業利潤率(凈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增加了,原因是營改增后主營業務收入降低了,同時利潤表中也不再包括增值稅。
同時,營改增還會對企業現金流量表產生較大影響,主要體現在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兩個方面。營業稅不征收了,那么企業所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就會相應減少,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就是企業經營活動下邊的“支付的各項稅費”現金流支出就會減少,能夠增加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同時,營改增后,企業所購置的固定資產可以產生17%的進項稅額抵扣,明顯優于營業稅,可以讓企業更新設備,獲得新鮮血液,購置的固定資產屬于企業的投資活動的內容,因此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會增加。
首先,企業應深入分析營改增對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影響,確定企業需要變革或改進流程的關鍵環節,在這一階段過程中,企業可以邀請相關稅務專家或高校教師參與到這一環節中。其次,企業根據前一過程所梳理出來的關鍵流程或關鍵環節,制定應對策略,完成業務流程重造或系統升級改造。最后,企業應持續跟進完善后的業務流程,及時審核轉型后的效果,以便規避重大稅務風險。
首先,加強稅務文件的學習。企業可以根據營改增最新的稅收法規,并積極收集當前各地稅務局、稅務專家、知名學者等對企業營改增相關稅收政策的分析資料。根據這些收集的資料,企業可以拓展稅務思維,最大程度的掌握稅務籌劃的有關方法和經驗。
其次,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需要謹慎選擇合作伙伴,對一些不能開具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或合作商,企業可以逐漸退出與其的合作,從而轉向與可以開具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以此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
再者,企業還應隨時關注自身所處的行業動態,及早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準備,一旦有任何優惠的稅收政策,企業應及時抓住機會,申請稅收減免或返還,以最大程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營改增的改革,給我國企業帶來了諸多挑戰,但同時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機會。比如,企業在營改增以后所購買的設備或其他固定資產,均可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有利于企業減輕稅負。與此同時,營改增改革還可以刺激企業促進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進營運設備和運營環境,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給企業的競爭力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1] 童立華.淺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方面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江蘇商論,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