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花
(婁煩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 山西·太原 030300)
行政事業單位要想保證自身穩定有序的運行,就必須做好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涉及到了單位資金管理與資產管理兩個部分,彼此間屬于辯證統一的關系,能相互進行轉化,而且財政職能行駛過程中資金管理和資產管理還做到了有機配合,同時完成單位各項活動對財務提出的任務要求。
新常態下,我國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上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使得諸多的單位發生了撤銷和合并等現象,這樣的大面積改革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審計與處理工作。特別是隨著營改增的提出,各行政事業單位處于平穩狀態下運行,稅負得到了減輕。為此,強化單位改革中形成的資產轉移及轉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不僅保證了國家財產的安全完整,而且有效防范了國有資產損失問題。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其沒有復雜的資產結構,由財政投入所構成,屬于國家公共財政資金的一種物化形態。公共財政共涵蓋了增收與節支兩方面的管理職能,是公共財政管理工作的根本性目的。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強化,有助于加快公共財政職能目標的實現,保證公共資產的合理配置,增強財政收入,從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縱觀現代行政事業單位實況,均是通過財政投資來獲取所需的資產,有不少單位沒有認識到強化資產管理對自身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所以實際中隨意的購進資產,而關于資產的管理表現的漠不關心,各部門以本部門使用為出發點,進行大量的資產購置,但對購置后的資產無法充分的利用,這就使得資產使用效率得不到保障。我們都知道,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國有資產,使用的多數設備都是花高價所得。此外,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這會引起資產的嚴重浪費或流失。
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高效,不注重內外部監督,進一步加劇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以內部監督角度而言,行政事業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其資產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和高效性,未配備專業的人員負責管理,使用的監督、考核、激勵機制有效性低,極易發生賬賬不符、賬務不符的情況;從外部監督的情況上看,負責資產管理監督的各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的工作十分的復雜與繁瑣,人力不足,難以及時有效的控制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等工作,缺乏有力的監督,引起資產浪費。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體制依舊未充分的理順,缺乏清晰的管理主體,管理工作任務分工不明確,使用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這些問題的存在無可厚非的會削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力度,嚴重者還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同時,由于行政事業單位主要通過財政投資來獲取一定的資產,忽視了國有資產的重要性,管理效率也較低,致使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難以做到有機的結合,多數制度只是一種擺設。此外,行政事業單位現行的資產管理制度和相關的法制建設難以有效處理實踐中各類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財產管理制度,直接造成資產大量浪費。
行政事業單位當前所采用的管理制度與資產管理不相符,通過分散管理及使用的方法手段來管理資產,而這樣就導致資產管理和財產管理原本緊密的聯系被分離,具體體現在:部分資產購置后未第一時間進行相關財務手續的辦理,部分資產的報廢、報損現象隨意性很大,降低了資產臺賬的完善性,阻礙了有效的財務核算,導致資產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分離,對資產的財務監督投入力度不足。與此同時,預算編制人員缺乏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錯誤的認為加強資產購置比資產管理更為重要,大量的購置資產,導致資產長期閑置,極大的削弱了資產的有效性。
一方面,樹立科學合理的資產管理意識,調動全員的工作熱情,相互之間配合協作管理好單位各項資產,全面熟知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切實強化資產管理;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應摒棄過去的重視資產購置忽視資產管理的思想,全面調動各部門職工人員,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到資產管理活動中,增強資產使用率,促進工作水平。實現公開化、透明化的國有資產管理,切實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提供保障。
如果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不強,那么就會大量浪費國有資產,為此,應貫徹落實以內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機制。對于單位而言,應充分考慮自身現狀,制定一套與自身情況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配備專業人員負責管理,經常性的抽查資產和賬務情況,及時找出并有效處理導致盤盈盤虧的具體因素;對于國家資產管理監督部門而言,應充分發揮有效監管單位國有資產的作用,明確適應于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等的工作流程及制度,對問題突出的環節必須進行嚴格的審計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首先應將分級管理形式納入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清晰準確的劃分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科學配置國有資產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其次,根據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制定有利于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管理制度。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僅要及時調整和改革與現實情況不相符的制度,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標準,制定適應于新時期工作的制度,重新制定管理方法及管理制度;還要充分考慮新問題、新情況和單位未來發展中的新要求,構建能夠促進單位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制度。加大資金與技術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效用,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效率及管理能力,實現規范化、專業化的國有資產管理。
根據單位資產實際情況,構建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切實保證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的良好結合,明確相應的用于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的辦法,加強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等工作的財務監管,詳細分析資產現狀,不得存在帳外資產賬目。對于資金預算管理,單位應為其制定科學規范的資產配置制度,將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充分結合。發揮預算約束機制的作用,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推動預算的有效執行,確保資源的科學分配及應用,通過高效的預算管理制度促進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保證資產得到充分利用。
[1] 穆冬枚.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析[J].現代商業,2013,(35).
[2]徐艷.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12).
[3]蔡建波.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探究[J].齊魯師范學院院報,2012,(3).
[4]李顏.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外資,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