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巧
(溫嶺市教育局 浙江·溫嶺 317500)
和許多企事業單位一樣,中小學學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制度問題,這是財務管理出現各種問題的根本病因。在財務管理制度中,一個明顯的不足是監督和制衡機制的缺乏,一些學校雖然設有財務處、會計等部門和職位,但并沒有將這些部門和職位置于一個整體運行的系統之中,整個財務管理制度較為松散,不夠統一、不夠嚴謹、不夠完善,最終導致該制度難以有效地運行,財務問題便因此層出不窮。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比較晚,很多人對現代企業制度還不夠了解,而在具有服務性質的中小學學校,對科學管理的認識則更是貧乏。一方面,許多學校的財務管理者沒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他們的財務管理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意識淡薄。中小學學校的財務管理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物質保證,是學生接受穩定而良好教育的重要基礎,而財務管理者經常把它視為一項可以馬馬虎虎、草率處之的工作。由于財務管理意識的不足,中小學學校財務管理中經常出現財務報表不準確不及時、財務管理流程不規范、財務部門形同虛設等現象。
財務的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著一系列的財務工作的運行,它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而在中小學學校的財務工作中,編制、執行、監督等環節存在著一些問題。財務部門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常僅是參照上一學年的相關數據,而不進行實際調查,忽視學校發展的資金需求。在執行上,常常不按既定預算進行。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以后,學校基本支出不規范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項目支出、集中采購上的問題沒有得以徹底改善,尤其是涉及政府采購的物資購買報批上,隨意性比較大。
在中小學學校,管理者往往對學校現有固定資產管理不重視,固定資產全面管理的意識較弱,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比較普遍。固定資產資產盤查流于形式,即便出現盤虧也沒有及時進行相應的報批,資產核銷相關手續。固定資產流失嚴重,造成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等問題的出現。
要實施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必須首先從制度層面入手。制度的完善與否關系著工作效果的高低,中小學學校財務管理在現實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其精細化的徹底實現,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任務,需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而其首要的、根本的一點就是從制度入手。在財務管理制度的精細化過程中,要將多個部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充分聽取各部門和各年級負責人的意見,對起草方案進行反復的修改和完善。此外,在追求精細化的同時,還要適當避免精細化帶來的弊端,例如避免精細化對工作效率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后,應致力于形成一套具有簡易的操作性、完善的系統性、適度的靈活性以及科學的規范性的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工作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來說,它影響著其生存發展的大局,而對于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目的的中小學學校來說,財務管理不僅要與學校的生存發展結合,更要與國家的教育事業和每個學校的切身利益相結合。因此,中小學學校的財務管理者應當樹立“大財務”的科學財務管理理念,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小學校財務制度》,掌握《新預算會計制度知識問答》中的內容,把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去。要以科學財務管理理念為指導,改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做到對學校的每一分錢負責,對每個學生和家長的利益負責。
要核實基礎數據,分析此前的財務支出狀況,對各個項目進行或保留或取消的重估。對于一些常規性的支出,要確定其定額標準,而這一過程需要靈活把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除了將學校必要的開支計算出來外,還應列出基礎設施修建、設備購置等項目的預算,在做好定期預算的同時,兼顧滾動預算和績效預算。要把項目預算指標控制的標準精細化,以做到“專款專用”,若遇到需要調整的情況,則應嚴格按照預算調整復批程序進行。在進行預算考核時,要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對各個項目認真分析,對預算進行客觀的綜合性評估。
中小學學校財務運行的精細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經費收入的精細化,二是支出的精細化,三是往來款項的精細化。財政撥款、事業收入、自籌收入是學校經費收入的主要來源,在財務管理中,應打開思路,積極主動,努力為學校贏得充足的教育經費。學校的支出大部分用于教學支出,財務管理要優化支付程序,以保證教育經費的最高效利用。在中小學的財務管理中,資金往來現象十分常見,且種類繁多、數額不等,財務管理人員要對這一款項充分重視起來,無論賬目多少,都應嚴格按照既定的管理程序進行管理,并且要尤其注意明細核算,做到全面真實地記錄。
在精細化的財務管理中,會計監督既是構成財務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督促其有效發揮功能的重要力量。中小學學校財務部門應完善會計的工作流程,規定核算方法,明確賬簿設置,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及時性得到保證。要繼續貫徹“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精神,把職責、職能分配的制度性工作做好,不斷監督體制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讓監管體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使發揮監督者的監督作用得以真正地發揮。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國家的教育事業,每年教育經費的數目十分龐大,如何利用好這筆財政開支,不僅考驗著政府財政部門,也考驗著每所中小學校的財務管理者。提高學校資金的實用效率是對學校的負責,更是對國家和人民的負責,而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能夠提高資金實用的效益。精細化管理能夠使中小學學校的財務支出項目充分細化,使其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得以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這些都將促使學校的每一分錢都用到有價值的地方。
在現代化和社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傳統的“記賬”和“算賬”財務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中小學校的財務管理要求,其財務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勝任這一變革。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制度要求財務管理者能夠全程、全方位地參與到學校的財務工作中去,為學校的經營和發展算好每一筆賬,對學校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各個項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進行評估,保證資金使用的高效益,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小學校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
[1]孔凡霞.淺談中小學財務管理核算中心現狀與發展[J].商業會計,2011,(23).
[2]林超凡.中小學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21).
[3]李紅玉.中小學財務管理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