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荷
(淮安市淮陰區城市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江蘇·淮安 223001)
現階段,我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國內企業也呈現多樣化發展形式,對企業而言,會計核算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很多企業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頒布在會計核算中,并明確規定會計核算中一定要嚴格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一方面可將企業實際經濟狀況反映出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會計人員工作水平。
近些年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被廣泛應用于企業會計實務處理中,它在企業財務會計監督與核算各環節中被深刻應用。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將該原則置于重要位置,通常情況下,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企業會計事務的處理具有引導作用,不能一味根據事務律法規定展開會計核算。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應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有助于會計核算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避免隨意亂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就本質而言,企業會計事項律法形式與實質缺乏統一性,此時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就需要會計工作者根據買賣實質來處理相關會計事務。如果會計實務中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并未表現出事項或者交易經濟實質,甚至與經濟實質相偏離,就會造成使用者錯誤利用偏差或者錯誤性會計信息,這樣就會導致企業會計信息決策人員做出不完整、虛假的決策。所以,企業日常事務往來的計量、會計確認及報告中,必須依照事務經濟表現實質實施會計核算與處理。
由于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全面深入和發展,自對外開放至今,我國國內成立了形式多樣的企業。此外,國外一切企業也先后在我國國土上落腳,企業形式多種多樣與國內國際業務形式的復雜化與新穎化,很多現代化會計業務比如債務重組、融資租賃等更加深了該復雜性特征。由于市場經濟的逐漸成熟,需要不斷完善企業會計核算。因此,面對形式多樣的會計原則與方法,要求企業在實施會計核算時一定要慎重選擇,而且還應該依照經濟業務實質加以判斷與選擇。基于該社會發展大背景,實質重于形式作為會計核算八大原則之一逐漸顯露出其優勢與重要性。在處理日常企業會計事務時,一方面應該根據律法形式反映與核算,同時還應該依照企業經濟現實與實質,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則是確保企業信息與資料切實有用的一個必要基礎。
所謂融資租賃,就是出租人以融資為主要目的購買承租人租賃物件,再通過收取租金的方式,確保租賃物在承租人處長期出租,其主要特點在于:①融資租賃具有較長的租用期限與較長使用壽命;②融資租賃無法取消租約,合同具有不可撤銷性;③租金主要是租賃、固定資產及利息;④承租人可以選擇租賃資產。就融資租賃特點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從出租人處將所租賃的相關資產轉至承租人手中。在我國,企業融資租賃主要是租入固定資產,資產所有權保持不變,從形式上說,租賃資產承租者僅僅享有使用權,而在承租年限中,承租人可享有資產使用期利益與使用權,而且還應該承擔資產應用風險。所以,企業會計核算中,融資租賃必須計算在企業固定資產中,而且還應該明確固定資產承租責任。
企業在對是否為自身收入予以確定時,必須滿足一下條件:①商品所有權轉移,風險向購買方轉移,此時報酬也會向企業轉移;②沒有管理與控制已售出產品的權力;③所售商品經濟利益可歸企業所有;④可有效計量企業成本與收入。只有與相關條件相滿足的計入收入才能夠被計入。比方說,相對售后租回而言,一旦將商品售出去,就會出現報酬與風險的轉移,然而,還會一并計算資產售價與租金,這樣售后租回其實就是融資行為的一種,即: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分期付款就是信貸模式的一種,就律法形式而言,企業銷售商品,就是轉移所有權,而且也會轉移報酬與風險給另一方,因此企業就可將其記在收入中。一般企業費用產生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支出,另一種則是間接支出。企業能夠與其銷售的相關費用支出就是間接支出。而日常開支所消耗的費用則是直接支出。會計核算中,問題不同,其所出現的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性,所以我們應該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加以區別。
企業會計核算中,確定壞賬的主要條件為:①債務人死亡,清償后依舊無法收回款項的;②債務人破產,清償財物后依舊無法收回;③長時間內債務人未履行債務償還責任,且證明表明無法收回欠款。然而,對會計律法中的相關體制,在證據確鑿表明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時,必須做好全額計提壞賬的準備,比方說,自然災害發生時,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必須做好計提壞賬準備。僅就形式而言,以上條件出現時,不具備確認體制規定為壞賬的相關條件,也不能收回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后向企業管理費用中轉入。
為確保信息本身可靠性,通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其加以束縛,然而,在實際應用時,應該轉變以往關鍵,重視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但避免高于真實性,若我們太過強調與注重該原則,那么就會對企業會計核算真實性產生影響,也會導致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者在核算期間以實質重于形式為借口或擋箭牌來制造各種虛假信息。所以,企業會計核算中,要避免隨意亂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應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主要目的是會計人員能夠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判斷能力。若核算中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可以將會計工作人員自身判斷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怎樣提升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綜合能力,這就要求企業應該注意對會計工作者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并舉辦提升會計工作者職業能力的相關活動,除此之外,會計工作人員還應該主動積極學習,不斷總結自身工作經驗,以此確保自身專業能力得以不斷提升,從而不斷加強會計核算職責。
[1]馬源源.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J].財會通訊,2014,(17).
[2]鐘山, 王志娟.淺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5).
[3] 楊向凌. 會計核算中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