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明
(盤錦市高級中學)
在科技發展迅速,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的今天,數學以其廣泛的應用性和處理大多數問題的主導地位更加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在信息量如此驚人的當今社會,缺少了數學的應用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加大對數學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更要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知道數學源自于實踐,應為實踐服務。
數學的核心就是“ 問題”要能夠創設問題,并且營造出一種教學中的感情境界,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教學的必要基礎,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正如舞臺需要精美的布景才能夠更好地增強藝術感染力一樣。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主義教學論主張,讓學生了解到知識不應該被動的接收,而是通過主動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建造起來。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習慣了聽從老師的灌輸式教學,學生不愛動腦,不會思考,課堂教學變得死氣沉沉,缺乏活躍性,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喪失殆盡。所以,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要求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設有生命力的課堂,改變現有學習環境,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數學教學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面向生活、面向社會,不能只注重形式而脫離現實軌跡。要提倡數學教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活動。強調從生活經驗出發,要求學生從自身經歷中找出解決方案。
另外,中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經歷,其身心的發展特點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決定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況,將數學教學和生活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過程中充滿了實驗、觀察、交流等多方面的數學活動,是學生對數學條理化和知識的自我梳理。而在傳統的數學機械化教學模式中,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配合教學。想要超越現有教學觀點就要實現以面向人的客觀生活中的實踐活動為主旨的生成性教學模式,其與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是完全相符的。
數學有著抽象性、廣泛性、嚴謹性等科學特征。而數學的廣泛性更是其代表性的重要部分。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數學應用的巨大發展是數學發展的特點之一,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讓原本處在幕后的數學應用慢慢走向臺前,數學和計算機相結合的使用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是大多數中學生對應用題感到頭疼,因此,教師在數學應用和結合實際方面要加大力度,在發掘教材之外,盡可能地結合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實際應用題,幫助學生尋找隱藏在應用題中的數學模型和數學思想方式,從而起到提高中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加強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可以使每個學生在數學上得到和諧、持續和全面的發展,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創造過程,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真正做到把這一新課程理念落到實處。
劉聰杰.淺議高中數學應用問題探究[J].關愛明天,2014(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