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兵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
在省教育廳的組織下,作為一名第一次跨出國門的英語教師,我帶著激動和期許,有幸到加拿大多倫多蘇安學院參加了為期八周的省初中英語教師赴加ESL 英語培訓。此次培訓的經歷,時間雖短,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課堂上接受英語教學法培訓之外,更多的時間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走出去觀摩了不同類型初中的課堂教學,對國外的課堂教學有了更感性的認識,參觀了三所初中,中心還請專家學者來蘇安中心作講座,聆聽了有關加拿大的歷史、人文、安大略省的特殊教育,教育體制、醫療體制等講座,我對加拿大的文化背景、歷史、人文地理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多元文化,有了較多的接觸。下面我想結合我體會到的教師課堂教學,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學習樂趣方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在加拿大的日子里,讓我感受到這兒的教師敬業精神是如此之高,那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這兒的每一個孩子,不管是白人還是黑人,不管是健康的還是殘疾的,不管是好靜的還是好動的,不管是智力超常的還是智力障礙的,都會得到一視同仁的關愛。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自己要時刻對英語教學充滿興趣,對我們的孩子充滿關愛,同時,還要和孩子們經常交流為什么要學習英語。隨著科學的發展,交流信息化,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要運用英語,外資企業進駐中國,我們需要和他們交流,讓學生知道學好英語是我們將來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志向和熱情。
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自己,要用我們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對學生要公正、公平、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厚此薄彼,要將心比心,當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學生學習英語就會興趣盎然,為學好英語打開第一扇大門。
當前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小組活動學習的熱潮,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英語作為語言學習的課程,尤其值得嘗試。筆者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有了更多參與的機會,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增加思維碰撞,鍛煉他們口語。
有些教師總是忘了自己在學英語時的艱難,對語音、詞匯、語法等教學總是一帶而過,英語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陌生的語言,尤其是對農村孩子來說,在中學前幾乎沒接觸過英語,對于難點和重點,教師要詞不離句,句不離詞,新詞匯要用不間斷呈現的方式,經常呈現,讓學生聽懂、會說所學內容,這樣學生才能跟上學英語的步伐。
在外教的課堂上,課堂氣氛很輕松活潑,但課堂秩序卻始終能很好地維持,因為老師為學生準備了大量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激發,學習自信得以增強,進而緊緊抓住了學生求知的心。在一節課中,為了避免詞匯教學的枯燥,外教向我們展示了多達幾十種的詞匯教學游戲,這種寓教于玩的教學模式在國內雖不鮮見,但方法如此之多,手段如此新穎,值得我們借鑒。
學好英語只靠課內45 分鐘不行,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進行EnglishCorner,EnglishSpeech,Vocalconcert,Composition competition,Listening competition and so on,營造學習英語的氣氛,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短短的八周時間僅僅使我們了解了加拿大學校生活的一個側面,但是我們已經從這些現象中發掘出一些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的東西。教學方法各有千秋,教學手段各異,學生樂學才能學好、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