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宿遷青華中學)
傳統的歷史課堂似乎都是由老師一個人來講,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十分程序化,這樣不會有太大的教學效果。若要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必須以學生為切入點,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下面我就以個人經驗來談一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許多歷史老師都認為,教學的內容就是教材的內容,但教材并不代表全部的教學內容。一味地講解教材知識,只會使學生聽起來感覺枯燥無聊。歷史的知識是廣博的,教材內容只是歷史的九牛一毛。老師在講解課本的某一事件時,可以連帶一些學生沒有學到過的歷史知識,最好帶有很大的趣味性,以此進行知識的拓展,點到為止。如果學生想要了解更多,他們就必須自己去搜集材料,閱讀更多歷史書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促使他們做到自主思考,自主提高。
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共有的,為了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必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擁有一個舞臺來展示自己。每節課的課堂中,老師可以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主持,做到角色互換,讓學生體驗一下作為“老師”的感受。這樣學生肯定會在課前積極準備,整理自己的思路,參考更多的知識,保證自己不會出現較大失誤,從而做到課前自主學習。
分組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高中教學中來。歷史課堂上,采用分組教學,讓小組成員間互相討論,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一定要進行合理分組,保證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每個小組是一個自主合作組合,而小組的每個成員又作為一個自主學習者。小組成員之間積極思考,團結協作,努力貢獻自己的想法,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老師要做好監督引導工作,使小組討論有序進行,還要完善小組評價體系,多方面、合理化地評價,使學生始終保持熱情,有一種主動參與的心態。
歷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培養高中歷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僅是為了他們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歷史中獲得經驗感悟,從而不斷發展,完善自我。
張凱.淺談高中歷史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