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凌云
(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中學)
普通高中學生與重點高中學生相比,多數基礎差、思維能力弱、記憶力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成績也不重視。要想提高成績,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就提高普高學生化學成績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化學上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顏色、用途、俗稱、氣味、實驗注意事項、物質保存、反應方程等。如果沒有記憶學生解題時就沒有思維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記憶最困難的是反應方程。究其原因一是有很多學生的基礎差,不少學生對化合價還不熟悉,背化學式就像背英語單詞。化學式很難背會,背會也很容易忘掉。二是有不少學生對反應的原理不理解,化學方程變成了一些無意義的符號。學生背得云里霧里。針對上述情況,首先,帶著學生重新復習初中的化合價相關知識,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化合價寫出化學式。其次,對所學習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分類,并講解反應進行的原理。如:必修一第三章的方程,首先按照物質的通性進行分類。其中有金屬的通性,金屬氧化物的通性,鹽的通性,堿的通性等。經過分類后大多數的反應方程變的不需要特別地記憶了。在將一些比較特殊的方程從反應的原理上進行分析,個個突破。如:學生比較難記憶的Na2CO3與少量的鹽酸反應,NaHCO3與NaOH 的反應。我利用正四價碳的三角轉化來解釋其反應的原理。將CO2理解為H2CO3其中有兩個氫,中有一個氫,中無氫,Na2CO3與少量的鹽酸反應,CO32-多酸少時會增加一個氫變為,而當CO32-少鹽酸多時會增加兩個氫變為H2CO3,H2CO3易分解生成H2O和CO2。與氫氧根反應會減氫變為CO32-,與H+反應會加氫生成H2CO3。當學生理解這些原理之后,相關的反應方程的記憶就容易了。
學生的接受能力弱,對一些知識難點,聽課后自覺明白了,但做起題來錯誤連篇。這說明學生消化知識必須有一個練習的過程。老師應設計一些直接運用知識點的習題讓學生反復練習,以鞏固課堂所學。以計算氣體的體積為例,可以根據氣體的物質的量、粒子個數和氣體的質量來計算氣體的體積,也可以計算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一定體積溶液所需氣體的體積。通過大量的基本習題的訓練學生對質量、物質的量、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關系有了全面理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要通過作業來鞏固并掌握,進而轉化為能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懶于動腦動手,喜歡聽老師講,以為聽明白了就會了,但實際上能聽懂不代表會做題。因此,在布置作業時我要求學生會做的題必須能夠說出原因,而不會做的題只需在作業本上標出,并將題目抄到難題本上。上課時教師把講題的機會留給學生,讓會的學生去講解,不會的學生做好筆記,教師針對重點錯誤給以點撥。這樣堅持下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和質量均有提高。
總之,針對普高學情,教師需要考慮的不是攻克哪一個高考的難點。而是考慮怎樣夯實基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學生覺得自己能聽懂能學會時,他們自然會愛上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