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剛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一中學)
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生物的科學奧秘,學會一些生物課本中沒有的知識。但探索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去感受和了解,從中感悟生物科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備課做起,上課實施,立足讓學生從探索出發。如:課堂上設計、提問的問題能否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課后,教師布置的作業也要考慮到題目的探索性和科學性,力爭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做既符合課改要求,也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下面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略作探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如果教師沒有創新能力,那培養學生就成了無稽之談,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先具有創新和超前的意識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才能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其次自身還必須具備創新素質,才能運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些創新的機會和平臺與學生一起去實驗、實踐,進行創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自信是成功之母,也是創新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學中首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其次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知識和理念,首先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網絡化教學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實現生物課程的個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其次營造和諧的實驗氛圍。在實驗中要鼓勵學生不怕出錯,積極探索,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觀念,積極探討更有效的課堂教學途徑、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何蘭平.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J].學周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