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英
(山東省招遠市教師進修學校)
快樂是什么?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愜意、幸福的感覺。我喜歡在我的課堂上看到學生的臉上流露出這種自然而然的快樂,學生會因為自由的表達而感到快樂,會因為自由的閱讀、大膽的想象而感到快樂,會因為和教師針鋒相對的辯論而感到快樂,會因為得到教師的鼓勵、同學的贊賞而感到快樂。所以要想有快樂的課堂,教師首先要快樂起來,要對學生充滿愛,尊重學生、傾聽學生、關注學生、欣賞學生,不吝嗇自己表揚話語,所以我在課堂上經常會用一個贊許的微笑或者一次熱烈的鼓掌等身體語言來向學生傳遞這樣的快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他們的關注以及鼓勵。記得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在課堂上,我也經常不失時機地幽默一把,逗我的學生開心一笑,用幽默、用調侃,讓課堂充滿歡笑。如修改病句時,學生常常會出現差錯。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課上開設了一個小小的診斷醫院。當時,我這樣說:“這些病人(相關的句子)病得非常嚴重,哪一位‘小醫生’可以來給它看看病?好,下面請××醫生來給它看病。”
學生對于稱呼自己為醫生這樣的情況非常高興,積極性更加高漲,學生也會積極地發言進行課堂互動,教師對于講解出色的學生還要給予“這位醫生真是醫術高明,藥到病除啊”等方面的表揚,這樣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越來越高。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只有將課堂的主體轉換為學生才能夠真正使新課堂教學具有高效性,學生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給予教師一個驚喜。對于我教授的語文課來說,我一般會給學生一學期課時的五分之一時間用在課外閱讀之上,五分之一的時間用于綜合實踐活動參與上,而剩下的五分之三時間就用于學習課本內容學習。在這樣的安排之下,學生不僅可以在生活中充分地學習語文知識,還可以讓教師密切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缺點,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克服,對于學生的個性給予寬容以及理解,對于出現的爭議要給予合理公平的決斷,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中學習到知識,還能夠學習到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以及溝通交往能方面的能力,以正確、虛心的健康心態接受別人提出的建議以及批評。許多語文教師會在教學中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學生的年級逐漸增高,課堂的氣氛就會逐漸變得冷清,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自身的惰性也增強,在參與課堂方面更加傾向于靜態參與模式。新課改對于語文教學中出現的這一情況開始尋找解決辦法,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成為主要的教學任務,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言并提出自身的想法,對于結論要求學生自己總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加深自身的情感體驗。學生享受語文的快樂從何而來?我想應該從他們感受語文的過程中而來,從提高學生欣賞語文的內涵中而來。在語文課堂逐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多多為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加學生的語文學習深度,讓學生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對于學生來說,新鮮的事物相比于陳舊的教學方法更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因為他們擁有極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要在設計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及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鍛煉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
斑斕的彩虹不一定只出現在天空,一滴水中也會出現;生命的力量不一定在人類身上體現,一注嫩芽會讓你體會到生命的力量;豐收的景象不一定只出現在黃澄澄的稻田,陣陣的青蛙聲也會傳達豐收的氣息……所以教師要教授學生用詩人的眼光去感悟語文知識,用詩人的方式去表達語文情感,這樣學生才能夠享受語文知識帶來的快樂。
學生在古詩文方面做得真的很多。你可以在它們的手抄報或者詩配畫中發現許多,例如在一首《憶江南》古詩的下面,白居易呈現捻須的動作,而他的視線卻投向了遙遠美妙的南國風光。而在另一首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旁邊,一朵盛開的荷花正在悄悄開放。此外,在學生裝訂精美保存完整的讀后感筆記中,會一點一滴地記下古詩的理解心得以及學習體會。其中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形容古詩文的:古詩文不僅能夠引領我們體會自然風光的壯麗秀美,還會帶我們領略古代的歷史風土人情,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念以及道德觀念,影響我們的舉止習慣,讓我們更好地學會如何做人。
我經常對學生說,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就是讀書的聲音,所以想要真正地體現出語文味,首先要練好讀這一門基本功。學生的語感要想鍛煉出來,不能夠只靠分析,還要靠學生用嘴讀出來,所以我會在語文課上給學生創設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學生能夠以舒暢的身心以及純真的狀態接觸文本,也能夠讓學生收獲語文學習的快樂。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陪伴學生一起感悟文本的意義以及情感,幫助學生正確地閱讀,流暢地閱讀,通順地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文本的魅力,真正在敘述語言中讀出詩一般的韻味來。從“質”的角度講,對于意、情兼美的文字,就要反復誦讀,直至背誦、積累;從“量”的角度講,應該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量的增加對提高學生的語感,增長知識都是大有好處的。
經過幾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我驚喜地發現,學生越來越喜歡語文課。語文課上,我聽到了瑯瑯的書聲,看到了語言文字與思維方式結晶在學生的口中,越來越多的學生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詩意,學生在知、情、行各方面都有了喜人的變化。整體差異懸殊的狀態得以改善,成績穩步上升,位居同年級榜首,且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此我由衷地感到滿足與幸福。在今后的道路中我將會更加努力,在語文教學中我會尋求更多的快樂和詩意,與我的學生共享。
劉曉麗.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的靈活運用[J].學周刊:B 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