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平羅中學)
教育信息化是21 世紀教育發展的標志,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思維的創造性工具。那么,什么是信息技術?一般而言,我們認為信息技術是指近現代以微電子學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和電信技術結合而成的手段,對聲音的、圖像的、文字的、數字的和各種傳感信號的信息進行采集、傳遞、存儲及處理的技術。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是從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課程整合是指在學術性知識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利用技術來支持、加強學和教的過程。
夸美紐斯說:“教學藝術的閃光點是注意。”學習興趣的興奮點和注意力會因新穎的教學軟件而持之以恒,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注意力集中的前提,為了使自己上的每堂課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創建展示新的教學知識。例如:高中物理選修3-4 中“波的干涉”,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分別展示兩列波單獨傳播時的情況,接著提出問題:當兩列波相向傳播會看到什么現象?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出種種猜想。教師利用教學課件播出兩列相干波的相遇情況的動畫,學生看到了穩定的干涉圖樣,接著學生就會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形成穩定的干涉圖樣?”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注意,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通過課件的制作和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不僅能直觀地給學生展現出物理世界的奇妙和有趣,還可以搜集“神舟”飛船發射升空的圖片資料、大型挖掘機工作的場景、磁懸浮列車運行的視頻資料等,通過這些場景的展示,把學生帶進了神奇、有趣的物理世界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體驗往往是由具體的情境所決定的,生動良好的情境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課堂教學中學生被老師所創設的課堂情境所吸引,或思維進入預定的問題情境之中時,教學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可以充分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通過生動的物理實驗,讓學生分析、歸納物理概念及規律,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但有的實驗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視性不強的實驗、抽象的物理現象,實驗效果不盡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模擬完成現實環境下難以操作的物理實驗,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和文字等為一體,能產生生動活潑的效果。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知識的重難點設計成相應的問題場景,在直觀形象的演示中,教學課件融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直觀性于一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解決了老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問題,教學內容從抽象轉化為具體,從復雜轉化為簡單,這樣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所用的教材畢竟不同于網絡信息,其內容精練簡約、系統規范,涵蓋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網絡信息卻是無限的豐富,能充實學科教材的內容。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擴充教材內容,優化學科教材,加大學生信息量的獲取,開闊學生課堂學習的視野。
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拓寬課程資源,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總之,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必將占主導地位。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教學,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林毅.淺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J].新課程: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