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楊
(湖南省岳陽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素質部)
對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進行研究,是適應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對公共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進行研究,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從質量保障體系的評價指標入手,通過評價指標的確定來研究具體的保障指標的實施方案。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之本,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好壞是以教學質量的保障為前提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需要一套綜合保障體系,它可以從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來界定其內涵。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目的是:為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深化改革與發展提供保障,以解決由于規模擴張與質量提高之間的矛盾給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帶來的困擾;既要證明已經取得的“質量”,更重要的在于建立一種推動高職院校自身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與提高的機制,通過對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生成過程的分析,尋找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控制點,運用制度、程序、規范、文化等實施控制,從而實現質量的持續改進與提高。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活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個人發展需要的能力,綜合促進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創建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求各學院在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同時,建立一套“研究—決策—實施—反饋—調控”的運行機制。通過廣泛細致地研究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的相關理論、指標體系、評價指標等,制訂出適合本院校實際情況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在大力推廣實施的過程中,收集各方意見,包括學生、教師、教輔人員甚至是家長的反饋意見,站在全面整體的高度進行調控,使其在不斷改進和調整中完善。
各系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教學檢查制度。教務處會同督查組、各系(部,中心)對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進行不定期檢查。
學習研究上級有關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和精神,及時溝通、反饋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中發現的問題,協調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部署每周的工作。
每學期聽、看課次數都要作出明確要求,并在每學期期末以專題會的形式進行同行之間的交流討論,以利于體育教師相互促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院定期開展上述評估和評選活動,以鼓勵和表彰先進。
教材不僅是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載體,還是素質教育內容的落腳點。要組織力量以教學實踐、市場需求和多年科研成果為基本框架編寫教材,在已有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發展、學生的需求進行不斷調整改進。各系部根據自身的要求,在高職院校的特點指導下,創編出具有顯著特色的教材。
學生評教工作采用以課堂教學評價為主要內容的調查問卷形式,包括教師的為人師表、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等四個方面的多項指標;評價結果與教師年終考核、教學評獎掛鉤。同時也將學生的評價發到教師手中,從學生的話語中總結課堂教學的不足,以及明白學生想要什么樣的教師,希望課堂呈現什么樣的效果,從而督促教師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學院通過對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定期檢查和對學生上課率的不定期檢查,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風狀況,并采取相應的工作措施。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保障就是根據預先制定的一系列質量標準與工作流程,要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全體教師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力與自覺性,認真實施并不斷改進公共體育課教學計劃,從而制訂達到或超過預定的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目標,一步一步地達到學校總目標的過程。
[1]任天平.關于公共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26).
[2]高力翔,王步.全球化視野下我國體育教育現代化核心理念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7(03).
[3]楊家坤.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反思[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05).
[4]應弋寧.論體育課程學生多元自我評價系統的構建[J].成之路,2008(06).
[5]張繼生,楊麟.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