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云
(湖北省竹山縣第二中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活動中更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總目標。單就語文學科來講更是如此。語文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學科。語文作為我們用以溝通的交際工具,是我們文化的重要構成元素。
那么如何在新課標背景下,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目標來展開教學呢?
首先,要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接受和繼承優秀文化遺產,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對各種新鮮和未知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利用新課程標準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新課開始前布置一些引起學生興趣的導入或者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先去主動了解自己要學習的內容。
其次,注重課堂與課程的實踐性。不能把語文課堂變為老師的一言堂,也不能只將語文教學鎖定在課上的幾十分鐘。我們應該將課上課下的互動充分與教學內容結合,適當地為學生補充一些有用的課外資料,讓學生自己組織策劃一些與語文相關的競賽,如:朗誦比賽、文學常識競賽等,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最后,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組織的課堂建設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新課程目標中主張學生要快樂學習,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觀點感受,敢于對固有的知識提出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培養訓練可以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能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有了具體的措施,那我們的高中教師又需要做些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老師自己的發掘建設能力。想要使我們的課堂更開放,老師的教學安排和授課形式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善于發掘與教學相關的拓展內容,也要善于發現學生綜合素質中的薄弱環節,構建出一個合理開放、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課堂。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只是為了掌握書本內容,更多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希望學生通過在新課標環境下的學習,更好地提升語文素質和綜合能力,更好地適應時代和個人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