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勇
(江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對于高中生來說,體育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體育衛生知識,幫助他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鍛煉身體,對于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陶冶情操有重要意義。另外,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到的勇敢頑強的體育精神對于他們以后的成長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體育學習并非都是枯燥的,運用正確的手段也可以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應有的體育知識。
高中階段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對每位同學的將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面,對于女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她們心思細膩,認為體育課對文化課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甚至覺得體育課的開設會占用她們的學習時間,因此在體育課上不會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而是用體育課的時間來學習。文化課對她們很重要,提高文化課成績是她們的目標,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高中女學生對體育課越來越不感興趣。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讓學生自由活動,沒有組織一些課堂教學。一些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只要保證學生的課堂紀律,學生不亂跑、不受傷就可以了,因此,大部分的體育課時間都是自由活動時間。有時候就算體育老師組織了一些課堂活動,但是因為活動形式比較傳統單一,沒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還是不能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女生進入高中以后,生理機能和身體形態在逐漸完善。她們的身體在走向成熟,但是她們的心理還沒能成熟,對于這種變化不能及時適應。由于她們獨有的特點,使得她們在體育課堂上越來越懶散,對于進行體育活動越來越缺乏興趣。
(1)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安排一些理論性課程。通過理論性課程讓女同學了解到體育學習的目的和用途,以及體育學習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進而可以了解到體育學習對她們的重要性。理論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確立良好的體育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改變女同學對體育的學習態度。通過各種形式的講解和教育,改善她們對體育學習的態度,激發她們學習體育的熱情。
(2)學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基礎,能不能將體育場地和器材安排得當是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高中生在體育學習中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擾,這就對體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老師應該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學校的器材和場地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他們融入體育教學。
(1)高中女同學成長發育越來越完善,伴隨著她們的成長發育,女生身上的脂肪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體重也在增加,肌肉的力量相對就弱,這就使得她們對體育鍛煉缺乏自信。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女同學的特點,為女同學安排一些娛樂性質的運動。可以設計一些游戲讓女同學玩,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女同學對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她們的靈敏度。女同學對跳躍如果不感興趣,可以安排她們去玩跳繩游戲,這樣女同學就會樂于參與,玩的同時也鍛煉了她們的跳躍能力,一舉兩得。
(2)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的開始,能不能完全預熱身體做好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的課堂質量。所以,不能只做一些跑步壓腿的練習,還應該安排一些別的活動。比如體操、拍手操等,這樣可以充分調動起大家上體育的熱情。
高中生都有很強的模仿性,自己的父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他們尤其崇拜一些成功的體育明星,像姚明、貝克漢姆這些體育健將。因此,學校可以將本?;蛘咧車牡湫腿宋镒鳛榘駱訉W生進行教育。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和特點,合理地組織體育活動,讓學生對體育活動充滿興趣。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應該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漸進性,讓學生可以一步一步去完成,在完成的路上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會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這對于學生以后學習別的體育課程有很大的幫助。體育教學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其實很豐富,教師不應該停留在單一的教學項目上,而應該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體育項目,感受體育的魅力。另外,教師還應該給學校提建議,盡量滿足學生在體育器材方面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體育興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很重要。
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有好的行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怎么能有好的行動。高中女同學由于對體育課程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得她們在體育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缺乏參與感。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應該在體育課堂上讓學生對體育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體育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完成體育活動,還要指引學生對體育活動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對于他們日后從事體育鍛煉有很大意義。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女同學明白開設體育課程的意義,讓學生知道體育鍛煉對她們的學習有什么樣的幫助,讓“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就沒辦法很好地完成高中的學習”這個概念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只有在思想上對體育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行動上才能很好地配合老師來完成體育教學。
綜上所述,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體育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具體分析,為學生做出最好的安排。
[1]陳祥寶.體育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國學校體育,2013(01).
[2]陳軍.學生氣質差異與體育教學[J].學校體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