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志群
(江西省定南縣第二中學)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明明覺得學會了可是一旦做題就不會了。這是因為高中數學課本上的知識是固定的,但是有這些公式或是知識點延伸、變換的題型是很多的,所以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創新能力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變換的題目,讓學生得心應手地解答數學問題。
基礎知識是學生知識拓展和培養能力的前提,只有基礎知識扎實,學生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提升能力。很多數學問題都只是在基礎知識上多了一個彎,只要學生能靈活地轉換就能輕松地解決題目;還有的問題是將多個基礎知識聯系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問題,所以說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先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出一些基礎題目讓學生不斷地鞏固基礎,還要讓學生經常復習舊知識,學會總結,將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在一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好數學知識。
在數學學習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數學問題往往是多樣化的,可以從多個方面得到解決,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例如,在解決一道數學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小組,然后要求每個小組找出解決方法,方法最多且正確的小組就會得到獎勵。這樣會大大調動學生去思考、創新的熱情,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同時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在適當地給學生引導,給學生解題的靈感和思路,讓學生更快地找到方法,收獲成功,在解題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的信心。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不斷地練習,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一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或是舉一反三的題目,教師要將這些題目總結在一起,然后把他們穿插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不斷地練習。在學生練習這些題目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慢慢地形成創新意識,以后遇到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去創新,學生也就養成了創新的習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幫助學生不斷地鞏固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在以后遇到問題時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知識加以解決。
作為學生,無論是小學生還是高中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支持,老師給的鼓勵就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和信心,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和支持。高中學生本來學習任務就很重,學生都很緊張,這個時候教師給學生鼓勁兒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氣氛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給學生前進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需要學生沒有壓力、充滿信心地前進,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學生的后盾,給學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勵。
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且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創新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難題,使學生面對千變萬化的數學題型可以從容對待。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是幫助學生學習還是在幫助學生成長和發展,在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明白創新能力對現在學習和以后走上社會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地跟隨老師的步伐培養創新能力,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1]毛繼強.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天津教育,2006(04).
[2]王峰.淺議數學新課程的發展性評價[J].中國成人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