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娟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
最近幾年“學案課堂”之風刮到了我們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在王波校長和其他各位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導學案課堂”已經成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一個顯著的特點。現在學案課堂已經實行了兩個年頭,那么“學案課堂”到底有哪些吸引我們去堅持的優勢?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在此,作為一個一線教師,我有著深刻而直接的感受。
毫無疑問“學案課堂”有著它不可替代的價值。例如:
1.學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學到了什么,迷惑著什么,以及解決這些迷惑的方法和途徑是什么。
2.“學案課堂”要求學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也要求學生和老師互相溝通。這就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甚至是老師與老師之間的感情,促進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揚長避短,從而取得更高的成績。
但是在學案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每個年級都有14 個班級,這14 個班級又分為重點班、普通班,還有體育班和藝術班。所以,“學案課堂”所要求的統一進度,統一導學案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如果自己開小灶另出導學案的話,一是與學校規定不符;二是對老師而言工作量太大;三是紙張浪費太嚴重。其次,“學案課堂”要求學生提前把老師印發的導學案做一遍,然后分小組在第二天的展示課中由學生自己展示給大家。但是,我們各班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時候展示也變成了少數幾個學生展示,多數同學“看熱鬧,因為學生展示的時候聲音普遍比較小,英語發音不準,其他學生的關注點可能會轉移到正在展示的學生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關注的內容上。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一個是理科普通班,一個是體育藝術班。學生程度普遍較弱,有時候甚至全班都找不出來幾個可以解決英語問題的同學。所以年級統一印發的導學案幾乎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作業試題,把本來要做到作業本上的作業做到了一張紙上,然后把“作業本”改名為“導學案”。有時候想想如果碰上語法估計老師講幾遍學生也未必能重復著講出來。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上英語課的熱情和興趣,老師也會處于尷尬之中。
另外,我覺得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是銀川市,甚至從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所學校。所以“學案課堂”模式也應該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形式。因為每個地方學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樣,師資力量的配備也不一樣。例如,其他實行“學案課堂”的學校都會配有“互動卡”。“互動卡”要求學生在展示課后把仍然存在的問題以小組的形式寫到一張印有“互動卡”字樣的紙上,然后交給老師,老師再把學生反饋的問題重新講解。本來“互動卡”是學生和老師“互動”的一個很好的媒介,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完全可以放在課堂上,以口述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更加直接,更加節省時間和紙張。所以我覺得“互動卡”全可以摒棄。
在兩年的“學案課堂”實施過程中,根據我所帶班級里的具體情況,我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
首先,一定要以背誦單詞和短語為主。每周最少上兩節單詞短語背誦課,每節課背誦60 個單詞,每周120 個。所背誦的單詞由老師摘自課本單詞表,學生手頭的《當代中學生報》,或者是歷年高考真題。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背誦課前一天,老師把單詞打印出來給英語課代表,并要求他在下一節課之前一定要把60 個單詞排好順序寫到黑板上。
2.上課時要求全班集中注意力,老師說意思,學生記,直到大家基本上把60 個單詞意思記得差不多時,老師給學生10 分鐘時間,讓學生四人一個小組合作說出所有單詞意思,想不起來的單詞寫出順序號,以便糾正。10 分鐘之后把提前印好的60 個單詞發給大家,讓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寫出每個單詞的漢語意思。
3.老師把60 個單詞的意思逐個再說一遍讓學生改正錯誤。
4.每周背誦的120 個單詞要在下一周進行測試,測試時只給出英語單詞,大家只需寫出漢語意思。
5.對得分在80 分以上的學生口頭表揚。考三次試平均分前三名的進行物質上的獎勵。
單詞短語的背誦和識記是學英語的基礎,基礎夯實了到了高三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我們兩個班學生在背單詞進行了兩個月之后成績明顯提高。尤其是體育藝術班一躍成了高二年級10 個普通班中平均分第一名,而且成績穩定。
其次,差班生作文一定要面批。面批作文是一件特別辛苦和耗費時間的事情,但是也是最能讓學生學到東西的事情。我們可以四周到五周寫一篇作文。給學生面批作文時一定要有耐心,并且每次寫作文都要告訴學生一定要注意書寫規范,卷面整潔。甚至可以告訴學生:寫作內容固然重要,但是卷面整潔比它還重要。以此來督促學生寫好作文,寫好看的作文。
綜上所述,“學案課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已經造福了很多學校、學生和老師。但是,我們不能盲目照搬模式。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學情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學校和學生的“學案課堂”模式。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案課堂”的優勢,讓“學案課堂”取得長遠的、有意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