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娜
(山西省陽泉市蔭營中學)
在過去初中歷史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將歷史知識死記硬背在腦海里,考試時只憑借自己的記憶力答題,其實,這種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歷史雖然偏向文科,但背在腦海里不是學習歷史的真正方法,特別是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其困難程度要更高一層。學生在平時的歷史學習中要開動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每章的知識點,理解性地學習,才能達到學習效果,以下是筆者總結的關于高中歷史學習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學習高中歷史時,我們可以將各章節的內容銜接在一起,采用比較、連接的方式掌握知識點。因為歷史現象隨著時間在演變,歷史的發展過程有著本質上的異同。通過比較可以使學生對本章節知識點的特點和來源掌握得更加明確。對于一些歷史事件,學生可以通過事件背景找尋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等,這樣學習起來更具有準確性,教師在教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將知識連貫起來學習,偶爾定期進行知識的回顧和總結,使學生不至于將知識變成瞬時記憶。長此以往,通過知識的有效銜接,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對事件的內容、意義和對世界的影響等知識點,更會清晰地記在腦海里。
學習歷史不僅要從教材里掌握知識,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信息豐富化更是學生學習的途徑。學生可以利用有效信息,結合所學到的知識,對知識做進一步的深度理解,擴展學生用全新的思維角度探索知識。學生還可以將所學到的歷史問題和當今的社會熱點問題聯系起來,作比較、分析。這樣的話,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其思維分析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是教學中的重要課程,這門課程對學生感受中國歷史的文化意蘊有著重要的聯系,通過歷史的學習,學生對歷史問題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將學生學習歷史的思維方式打開,采用多種創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
羋秀麗.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