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芬
(重慶市南坪中學校)
目前,學案教學法是很多學校比較普及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老師的授課過程中,讓學生有學習目標而發揮個人主體性質,幫助學生學習課本的內容。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高中歷史學科學案教學進行闡述和分析。
高中歷史學案教學避免了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中的各種弊端,主要包括:(1)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程序化的環節,即課堂的結構是由一系列環節聯系起來的,每個環節之間存在緊密的關系。(2)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比較重視教學結果,學生只是單純地死記硬背所考的歷史知識點,教學效果并不樂觀。
在高中歷史學科學案導學模式中進行開發研究,學案的設計是學案實施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主體性原則。這里所說的主體性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原則,這對學生的教學設計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高中歷史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除此之外,學生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饋,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2)引導性原則。高中歷史老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引路人和指導人,在編寫學案時應該根據課本知識的內容,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意愿,提高教學的質量。(3)方法性原則。這里的方法主要是指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其單純地講授題干,不如把學習的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4)系統性原則。系統性是指學案的設計要遵循授課內容的完整性和條理性,只有這樣,學案才會發揮它最大的價值。例如“開辟新航路”的學案教學案例:
【學習目標】
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和影響。
難點:地理大發現使世界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自主學習】
(1)經濟根源:15世紀前后,西歐_____的發展和_____的出現。
(2)社會根源:_____的誘導,歐洲人渴望到東方尋金。(“尋金熱”)
(3)商業危機:15世紀中葉,_____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可能性)
(1)主觀條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觀條件:歐洲出現了地圓學說,而且_____技術和_____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_____和_____從海外獲得大量財富,一躍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
(1)對世界的影響:
①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_____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地理大發現)
②貿易范圍空前擴大,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以西歐為中心的_____的雛形開始出現。
(2)對歐洲的影響:
①引發了“商業革命”: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到_____沿岸。
②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_____的發展。
【合作探究】
新航路開辟的含義:十五、十六世紀之交,西歐國家探尋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歐史學界又稱之為“地理大發現”。
總而言之,學案設計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成績的好壞,我們要加倍重視學案教學的利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學案導學模式中,老師應該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高中歷史老師的引導下,除了考慮如何教學生之外,更多的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學好,在學案導學的模式下,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的壓力和負擔,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1]徐敏.高中歷史學案導學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薛彥濤.“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