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寶平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尖山廟小學)
數學和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兩大支柱性課程,就數學學科而言在進行小學畢業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過去大量的公式、定理、概念等進行回顧,同時還要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解題思路和做題技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做題速度和解題準確率。就目前小學數學六年級畢業總復習的現狀來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師在復習方法和復習策略方面下工夫,進一步對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總復習的水平進行提升。
小學數學復習的展開并不是隨意進行的,教師需要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之前做好周密的規劃,以保障復習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地進行,并能夠在預定的時間里完成所有的復習項目。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把握學生基礎。復習主要是針對班級內學生進行的,因此如果復習規劃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那么就很難保障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教師需要對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掌握,并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數學復習的一些想法。
其次,針對學生差異制訂個性規劃。經過對學生成績的分析以及和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發現班級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盡相同,采取統一的復習方式很容易造成復習質量的下降。因此,教師可以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分組主要以學習基礎為劃分標準,并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制訂出適宜其復習的教學方案,讓班級內的學生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復習面積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在統一授課后,可以安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習題的練習,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進一步細化地對其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并且對這部分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細致的解答。
教材是數學教學展開的基礎,學生學習的所有知識都來自于教材,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緊貼教材內容進行課堂復習。首先,教師應將教材中所有知識進行整合,在一輪復習中帶領學生按章逐節地進行復習,這樣做到的目的是迅速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其次,在二輪復習的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的整合,將所有知識串聯在一起,強化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此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數學知識點眾多并且十分細碎,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應突出重點內容,讓學生把握住復習的主干,以減少學生復習的難度。
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會將教材內容以提綱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知識樹、結構圖等方式,將復習脈絡理順,并用重點符號或者差異色彩標明重點內容,以方便學生自己進行回顧和記憶。
傳統的小學數學復習以題海戰術為主,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要求學生做大量的試卷,并反復向學生進行習題的講解。實踐證明,這種復習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不利于學生復習質量的提升,還會因為題量過多,反復講解過于枯燥等,造成學生對數學復習的厭煩心理。所以數學教師應對這種題海戰術進行摒棄,重新對習題復習進行規劃。
首先,教師要注重習題的選擇,著重選取類型題、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掌握。
其次,教師要控制學生做題的數量,不要盲目追求做題的數量,而要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并且教師在課堂進行習題講解的過程中也應增加一些創新元素,活化課堂授課氛圍,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讓學生進行習題的講解;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習題的互評,以及組內的討論等等。
最后,教師要在數學習題講解的過程中,向學生傳授一些數學解題技巧,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快速地形成解題思路,高效地完成習題的解答。
例如,在進行選擇題作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排除法進行答案的選擇。或者將一些較為有用的計算規律教授給學生,如奇數與奇數相加減結果仍為奇數,偶數與偶數相加減結果仍為偶數,奇數與偶數相加減結果為奇數等。
綜上所述,小學生進入六年級后應在畢業總復習方面下工夫,就小學數學而言教師應對傳統復習方法進行改革,通過新方法、新思路的應用,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復習,并取得良好的成績。
[1]趙哲.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重點選談[J].新課程:小學,2014(02).
[2]李曉敏.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策略[A].2012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3]尹衛國.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的探索[J].新課程:教研,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