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紅(商丘市水利局)
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水資源短缺長期以來就是商丘市面臨的重大問題。而近年來,隨著商丘市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深入發展,社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的需求愈來愈多,其他水資源及水污染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等引起的一系列水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商丘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起來,加強水資源保護,改善水環境,促進商丘市可持續發展。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的東部,地處豫東平原,屬于淮河流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分屬洪澤湖、渦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內有渦河、惠濟河、沱河、黃河故道、澮河、大沙河、王引河等骨干河流,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22.84 億m3,人均水資源303.60m3,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布極不均勻。商丘市水資源補給主要依靠降水,地表水資源以河川徑流為主,地下水資源主要為淺層地下水。
地下水是商丘市的主要供水資源,淺層地下水主要靠降雨入滲補給,73.60%的淺層地下水礦化度<2g/l,20.10%的地下水礦化度在2-3g/l 之間,為重碳酸型或重碳酸硫酸型淡水,部分地區含氟量較高,商丘市屬氟病高發區。埋深60~170m 中層地下水,富水條件差,且礦化度一般為2-3g/l,局部3-9g/l,屬微咸水,不宜利用;170m 以下深層地下水含水層厚度大,儲水條件良好,水化學類型以HCO3、Cl-Na 型為主,其次在市區分布有HCO3-Na 及HCO3、SO4-Na 型,礦化度一般1-2g/l,水質較好,但仍有部分層段部分元素超過生活飲用水標準,單項超標因子主要有SO42-、Cl-、F 等。現為城鎮、工業、生活用水主要水源。
2.2.1 農業用水是主要用水方向
商丘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市,每年70%以上的供水用來滿足農業需要,而地表水幾乎全部用于農業用水。近年來,由于水資源時間分布的不均勻,用水效率低、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嚴重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因此,處理好農業用水矛盾已成為商丘市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重中之重。
2.2.2 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
隨著城鎮居民的增加,非農業用水比例在不斷地增加;隨著城鎮和工業的發展,城鎮及工業用水的供水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加上非農業用水的不可間斷性,商丘市用水矛盾將更加突出,供水形勢將會更加嚴峻。
3.1.1 廢污水治理措施
為了一水多用,節約水資源,商丘市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將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處理后再次回用,最大限度的減少外排量。生產污水與生活污水混合后主要的污染物為懸浮物、CODcr、BOD5、NH3-N 等。根據污水各項污染物的指標特點,污水可采用生化等方法對其進行處理,以達到回用目的。處理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BOD5、CODcr、NH3-N 的指標達到國家污水允許排放的要求。
3.1.2 廢污水監控措施
為控制廢污水,要監控廢污水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 頒布) 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在商丘市一些工程項目建成后,廠內應擴建環境監測站,其面積≥200m2,包括:化驗室、儀器室、試劑庫、資料檔案室及辦公室等內容,同時工作人員應具備環保、分析化學、熱能動力等專業知識。
3.1.3 供水工程水資源保護措施
為了保證安全供水,維護供水工程管網的正常運行,必須加強供水工程的水資源保護,做好日常的管網養護管理工作,防止管網滲漏。商丘市水務局應熟悉商丘市管線情況、各項設備的安裝部位和性能、接管的具體位置等,一般要每半年進行一次管網的全面檢查,加強供水工程水資源保持措施:要定期檢漏和修漏,水管清污和防腐蝕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建立技術檔案。
3.1.4 生態建設
工程建設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土方開挖,人為加劇當地沙漠化程度。因此,利用綠化用水進行周邊地區的生態治理十分必要,必須將生態建設納入商丘市一些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環節中。另外,商丘市要按照水土保持有關法律法規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加強水土保持,并定期、不定期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驗收。
3.1.5 完善節水措施
商丘市應嚴格執行《水法》第五十三條,首先,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設節水措施,完善節水設施;其次,為了保證供水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達到安全供水的目的,要作好日常的取水設施和供水管網的養護管理,定期檢修和修漏,另外,還要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最后,建立節水管理與技術檔案,方便做好節水管理。
3.2.1 合理開發水資源
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商丘市的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合理開發。商丘市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要根據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不同,要分層、有序進行開采;為不影響水質,對于已經受到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是不能混合開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以保證水資源持續發展。
3.2.2 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
商丘市內的工程取水應辦理申請許可證,建立健全取用水的檔案資料。要遵守經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水權轉換的協議,嚴格按《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等規定辦理取水手續,限制非法取水。強化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加強取水許可報表管理,嚴格落實報表制度;深化取用水總結(表)、取水計劃(表)管理;強化取用水分類考核,進一步規范取用水總結報告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考核工作機制;強化引用水過程管理;積極推進現場抄錄、現場檢查工作;強化節水、計量建設情況動態管理。
3.2.3 清潔生產,減少污、廢水量排放
商丘市一些工程項目中的各系統排水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則分類回收和重復利用。采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盡量采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后循環利用。
經常性廢水:包括補給水處理系統、再生排水、實驗室排水及設備和場地雜排水,這些廢水要采用絮凝、沉淀等方法處理后再復用。
非經常性廢水;包括工程項目場地排水,地面和設備沖洗
水,先將這些非經常性廢水送進貯水池,然后再進行絮凝、沉淀處理,達標后復用,不達標返回處理站再進行處理。
3.2.4 建立、健全水務管理制度
商丘市要建立健全水務管理制度,加強對生產和生活用水的管理,使用水損失率降至最低限度,為合理用水提供科學管理依據。必須密切配合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制定的有關規范、規程保護該區域地表水水質;成立專門機構對水質進行監測,嚴禁超標排放。用排水系統安裝必要的水量計和水質監測裝置,以便管理人員對全廠用水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監測,隨時掌握系統中各處的水質、水量情況。
3.2.5 接受水務部門監督,制定水資源保護措施
商丘市水務部門應加強監督,實行“確定排污總量、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建立健全水資源補償制度”的水質監督管理新思路,使全市水資源保護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每隔3-5a 進行一次全市水資源水平衡測試及各水系統水質分析測試,并建立測試檔案。根據測試結果,確定商丘市節水目標,制定相應的水資源保護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而保護水資源,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更是每個時代應該承擔繼承的優良傳統。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保護意識。要因地制宜,根據商丘市水資源的分布情況及水資源利用的現狀,積極做好保護水資源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促進商丘市生態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于璐,高婧.淺談商丘市水資源狀況及對策[J].卷宗,2013(3).
[2]王媛媛,鄭茹楠.商丘市水功能區水質現狀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22).
[3]徐長春.我國水資源保護對策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