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憲武 □張 璐 □李 芳
(1新鄉市農田水利技術推廣站;2新鄉市水利局;3新鄉市水庫大壩觀察站)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病險水庫有2萬座,不僅導致水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無法正常發揮,還對水庫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
對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能夠使水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滿足社會群眾生產及生活的需要,促進旅游業、養殖業、農業的發展,促進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此外,對病險水庫進行治理有針對提高防洪標準,避免因水庫質量對社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影響,保證我國水利事業的持續發展,使水庫防洪能力不斷增強,提高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國目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存在著除險加固工作實施效果較差等問題。第一:水庫的管理水平較差,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對水庫維護和運行過程中的權責問題模糊,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技術較為缺乏,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第二: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技術水平尚需提高。受到我國壩基條件較為復雜、大壩數量較多、水文條件多變等因素的影響,應該選取有針對性的除險加固技術,部分病險水庫盲目使用除險加固技術,導致施工方案過于激進或過于保守,導致對資金、能源、資源的浪費,除險加固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效果較差。
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應該提高法律法規的完善性,提高除險加固措施實施的有效性,隨著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產生的變化,病險水庫的數量隨之增多,因此,應該對除險加固工作進行動態、全面的考量。此外,我國地域廣闊,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限制,在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病險水庫的治理人才數量較少,各項除險加固措施執行水平較低,對病險水庫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較差,因此,應該從政策上對經濟較為落后地區進行扶持。我國目前在除險加固方面的政策,多針對大、中型水庫,針對小型病險水庫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使病險水庫的治理責任不清,責任人對治理工作互相推諉,因此,應該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確病險水庫責任主體,使病險水庫的治理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轉變。
目前,我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規劃多采用主觀判斷的方法,雖然在判斷時,會綜合考慮病險水庫的實際情況和對下游社會群眾的影響,但是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原則,對病險水庫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病險水庫前期規劃的過程中,應該使用風險概念,對病險水庫的風險進行排序,同時,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治理經驗,提高前期規劃的有效性。重視初步設計和安全鑒定等工作,根據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地質勘查,避免因為經費較少、勘探深度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水庫病險危害增加。應該通過專業的設備和一起,通過有效的試驗,提高技術方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還應該重視對病險加固相關技術的審批和審查,如果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缺陷,應該嚴格追究責任。
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第一:禁止轉包,病險水庫的主體工程嚴謹分包,應該根據我國招投標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招投標工作;第二:應該擴展資金的籌集渠道,通過多層次和多形式的渠道,避免為國家財政造成的復旦。在資金投放的過程中,應該調動政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通過調整支出結構、提高水價和對支農資金進行整合等方式,對資金進行籌措。
在除險加固措施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提高對治理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建立長期、穩定的除險加固工作計劃,結合病險水庫的實際情況,重視對施工質量、施工資金和施工進度的管理,提高各級行政部門對除險加固工作的重視度,及時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在除險加固措施實施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監理工作,協調施工企業和監理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各個施工環節中進行監理監控。施工企業應該制定安全度汛工作方案,并對方案的執行效果進行監督,重視對病險部位加強巡視管理,在施工期間,定期對大壩的安全進行監測,及時調整施工進度水平。在除險加固的過程中,應該對各類資源進行整合,使治理的效率不斷增加,分步驟實施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在我國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地區,應該首先對病險水庫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有效的治理,使病險水庫在通信、交通、管理設施、面貌形象等方面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提高加固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同時,在治理的過程中,應該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將病險水庫的相關數據錄入電腦數據庫之中,通過軟件,對病險水庫的風險進行分析,在項目施工和設計的過程中及時調整施工措施,在施工完成后,發布相關信息,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和通報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化水平,同時,鼓勵社會群眾和各級行政部門對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情況進行監督。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應該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規范,嚴格按照資金使用條例,聘請專門人員對資金賬戶進行管理,實行報賬制度,落實專款專用制度,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等現象。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施工驗收時候,應該實行技術鑒定制度,對加固效果進行準確、全面的評價,認真履行各施工階段的驗收職責,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保證施工質量。此外,應該重視提高防滲效果,使用土工布對排水管的管身和管頭進行包裹,避免再次產生滲透破壞等問題,保證排水孔位置排水的通暢性,在疏通工程結束后,應該使用注水法對排水性能進行監測。
在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過程中,應該通過綜合技術,解決在病險水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綜合技術是指,按照除險加固的要求,結合病險水庫的主觀條件、客觀條件、病險原因、部位和程度等因素,對多種技術手段和技術方式進行優化組合,最終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隱患,提高水庫運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還應該建立完善的水庫監測系統,對水工建筑物、雨情和水情進行監督。
在治理病險水庫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水庫的使用周期內,應該重視對水庫的安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新設備、新技術、新經驗和新思路對病險水庫進行治理,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保證水庫運行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1]張連杰.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現狀分析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1(12):45-48.
[2]王宇.我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管理對策研究[J].水庫施工技術,2010(11):21-22.
[3]劉玉玲.吸取事故教訓確保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成效[J].水庫施工技術,2010(7):123-124.
[4]王秀云.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研究[J].黑龍江建筑管理,2011(12):45-48.
[5]連麗培,鄭甜甜.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新思路淺析[J].中外施工研究,2010(11):21-22.
[6]李煒與,張婷芳.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的主要技術措施[J].中國施工,201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