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財華(中油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遼寧 凌海 121209)
錦州油區所轄油區屬疏松砂巖油藏,隨著油田開發的不斷深入,油層出砂矛盾日益突出。油層出砂分為游離砂和骨架砂,出砂原因很復雜,鉆井、完井、生產和修井等各個環節都可能引起地層出砂。
目前油井清砂,主要有撈砂和沖砂兩種工藝,其中撈砂對井況要求較高,大部分側鉆井和套變井無法實施,適用范圍受限。所以作業沖砂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1.1 常規沖砂技術
該技術是采用停泵接單根和敞口池子循環沖砂的作業方式,完成油水井沖砂、除砂作業。它具有技術簡單,現場操作性強的優點,但也存在沖砂時頻繁接單根,懸砂下沉易卡管柱,頻繁拆接水龍帶和由壬等,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并且地面沒有砂水分離裝置,部分細粉砂繼續循環至井內,造成重復沖砂的不足。
1.2 連續沖砂技術
基于常規沖砂技術的不足,尤其是在側鉆井、水平井和吐砂嚴重的井中成功率較低,2001 年2 月,錦州采油廠開始自主創新研究連續沖砂工藝技術,截止2009年,已經形成三代具有技術代表性的連續沖砂技術,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獲得科技進步創新獎4項。
1.2.1 地面換向連續沖砂技術-第Ⅰ代
它的設計理念是優先考慮沖砂接單根時不停泵,作業人員通過控制換向閘門,實現地面換向連續沖砂作業。該工藝技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換向自封、換向短接和地面換向閥。
通過系統中三部分的配合使用,完成地面換向不停泵沖砂作業。但經過一年多的現場試驗,該工藝技術在應用中存在以下不足:①地面水龍帶多,拆、接管線繁瑣;②需要專人扳動換向閥,實現地面換向供液,操作復雜。基于以上問題,限制了該項工藝的現場推廣,為此我們重新設計了連續沖砂換向方式。
1.2.2 套管內換向連續沖砂技術-第Ⅱ代
2003 年,設計提出了套管內換向連續沖砂技術,實現了在井口自動換向連續沖砂。它的系統組成由雙重補償液壓自封、密封換向短接和沖砂襯管組成。
2003 年至2005 年期間,利用第二代連續沖砂技術,實現了:①沖砂過程簡單,只有兩條管線,不需要任何控制;②沖砂過程中不停泵,有效避免換單根造成的砂卡管事故;③提高了沖砂作業效果,延長油井生產周期。
然而,隨著作業施工要求的不斷提高,清潔生產越來越重要,而該技術沖砂出口大量油砂與污水處理難度大,進而限制了該項工藝的大范圍推廣。
1.2.3 密閉連續沖砂除砂技術-第Ⅲ代
2006 年我們攻關研制了第三代連續沖砂工藝技術。它的設計思路是將作業沖砂整體考慮,密閉循環設計。該系統增設了除砂、排砂和收油裝置,實現了作業沖砂的密閉供液、循環沖砂和排砂收油一體化。該技術充分利用了旋流除砂和重力沉降除砂原理,實現了在密閉循環條件下的油、水和砂三級分離,保證了連續沖砂和清潔生產的多方面要求。
第Ⅲ代連續沖砂技術的研制成功,是作業沖砂技術的一次重要變革。通過自主研究創新,我廠自2006年至2012年期間,累計連續沖砂601 井次,施工成功率91.27%,最高沖砂砂柱317m,解決了側鉆井和水平井等長井段沖砂施工難度大,沖砂過程中卡管柱和污染嚴重等問題,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并在安全生產和清潔生產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累計創效6200 多萬元。
隨著油田開發的不斷深入,新型驅替方式如蒸汽驅、化學驅和泡沫驅等逐漸受效,我廠出砂井已經突破1100口,防砂治砂難度逐年加大,第Ⅲ代連續沖砂技術經過近5年的現場推廣應用,目前也面臨很多技術瓶頸。主要有(1)井口自封易損壞,使用壽命短;(2)沖砂襯管短,絲扣地面連接困難;(3)換向密封易失效,換向成功率低失敗。
基于連續沖砂在現場應用中遇到的技術瓶頸,致使近3 年的使用率不高。針對這一情況,2011 年1 月16 日,采油廠組織召開了作業工、技術員和作業大隊領導參加的三級商討會議,研究連續沖砂技術發展方向,經研究討論后,在保證主體技術思路不變的條件下,對關鍵技術進行研究與改進。
3.1 專用無接箍沖砂油管應用
為了降低沖砂時上下活動管柱產生的變徑磨阻,沖砂單根設計成無接箍油管。采用高強度N80加厚管材,配套高強度接頭,最大滑扣拉力500KN,有利用延長井口自封的使用壽命。
3.2 沖砂襯管的改進
針對第Ⅲ代沖砂襯管地面連接困難,重新設計了襯管長度和扣型。將長度設計為4.5m,每次沖砂接2根襯管,且扣型為梯形扣,這樣方便了現場操作人員的安裝。
3.3 換向短接的更新
綜合考慮第Ⅲ代換向密封短接的功能,我們重新設計了通徑式換向短接,該短接只承擔換向作用,不在承擔密封作用,保證了換向成功率。
3.4 沖砂襯管底部多級密封的研究
該結構的獨特設計,保證了沖砂液在沖砂襯管內的正常憋壓,實現換向短接的換向,并且可以在底部任意加裝多級密封,室內實驗表明,二級密封可以一次性滿足300m的沖砂要求。
截止目前,以上四大關鍵技術的研究,申請專利4項,并在現場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1 基于連續沖砂技術的成功改進,下一步應研究連續沖砂、撈砂一體管柱,實現高漏失井的過油層沖砂撈砂一體化。
4.2 現場試驗證明,對第Ⅲ代連續沖砂技術的改進是可行的,試驗達到了預期效果。
4.3 第Ⅲ連續沖砂技術的改進與完善,為油井下一步防砂措施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宋彥武.連續沖砂工藝技術的開發與應用[J].石油機械,2004,32(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