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忠(新疆油田公司彩南油田作業區,新疆 阜康 831511)
隨著經濟全球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石油市場需求量正呈現大幅度增長趨勢,要想提高我國石油產量,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強化井下作業質量,這就要求施工單位提高自身的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力度。井下作業的質量系統包含很多方面,管理與控制工作極為繁雜,例如,質量保證、質量控制以及質量策劃等,通常,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對象可以分為兩大類別,即作業設備和施工人員,因此,在開展井下作業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以此為著手點開展有效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以此不斷提升井下作業質量。
很多施工單位的領導者并沒有形成較好的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意識,因此,在實際開展井下作業之前,也沒有向施工人員宣教井下作業質量管控的重要性,導致施工人員在作業過程中,過度追求施工效率以及經濟效益,并沒有對作業質量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且很多施工人員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無法準確把握相關政策要求,甚至完全不知情,完全依靠以往經驗進行操作,導致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井下作業質量無法得以保證。
井下作業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要求,而且實際施工過程中,會涉及多方面的施工環節,加上井下結構具有一定的多變性,無法準確固定工作界限,導致井下作業極具不確定性。而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市場需求量大幅度增長,井下作業施工人員需求量越來越多,很多施工單位為了在保證井下作業效率的同時,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多聘用農民工,由于農民工不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難以準確監察、管理以及控制作業質量,導致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流于形式,無法貫徹落實。
現階段,雖然我國很多施工單位在開展井下作業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監督制度與體系,但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些制度體系落于實處,導致其所具備的能效無法得以全面發揮,沒有任何約束力度。加之施工單位沒有對施工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落實,導致井下作業質量監督工作的力度較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的發展。
首先,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日常培訓,豐富其管控知識。施工單位可以通過有機結合崗位培訓、現場培訓以及集中培訓的方式,落實施工人員的管控培訓工作;對施工人員進行分類培訓,例如,對操作人員進行實踐能力以及現場操作培訓,對技術人員進行復雜工況應對能力培訓,對管理人員進行決策能力、指揮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培訓等;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通過指導、培訓以及監督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員的管控能力與意識,促使管控工作得以全面落實。
其次,構建完善的管控監督系統,對井下作業區域施工人員進行全程監督與定期抽檢,確保井下作業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避免出現安全事故。除此之外,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應急演習。井下作業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隱患,以此,施工單位應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應急演習,以此提高其綜合性應急能力,提高其生命健康以及財產安全保障力度。施工單位還要對井下作業的管控網絡進行適當調整,對施工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分級劃分并做到貫徹落實,以此確保管控網絡連接有序,井下作業的各個施工環節均可以得到有效落實,井下作業管理與控制工作可以順利展開。
首先,施工單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及時更新。井下作業機械設備極易磨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機械設備日新月異,傳統的機械設備的應用性以及經濟性均難以滿足施工需求,此時施工單位應該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決策,適當對機械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在提高機械設備施工質量的同時,保證施工整體經濟效益,其次,施工單位要加大對機械設備的現場管理力度。施工人員要定期盤點并檢查機械設備,一旦發現不足之處,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定期清潔施工現場,例如,粉塵、廢水以及廢氣等,保證機械設備作業環境良好,機械設備作業安全;對施工現場的物品進行分類整理,透明化管理施工現場,拓展機械設備的作業空間,避免出現設備碰撞等問題,提高設備作業效率。最后,施工人員要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有效養護與檢修,確保設備時刻處于最佳工作狀態,以此保證設備的井下作業質量。
隨著石油開采工程市場化建設的深入發展,井下作業量越來越大,加之井下作業環境的不穩定性,極易出現突發事故,強化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力度,可以有效降低井下作業風險發生概率,因此,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1]郭雅芝.井下作業管理風險控制策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