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川 周少成 吳慶龍 (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上海 200122)
文中壓縮機運行邏輯設計是以燃驅往復式壓縮機為例,壓縮介質為天然氣。機組燃驅部分為16V275GL+型號的美國GE瓦克夏公司發動機,發動機8對燃氣缸成V字形排列;壓縮機部分為MH66型號的美國GE喀麥隆公司壓縮機,壓縮機3對雙作用氣缸成臥式排列;壓縮機控制系統采用美國AB公司PLC控制系統,編程軟件為V19.0版本的Logix5000。
整個機組運行的大體步驟:機組啟機前預潤滑、置換、充壓、發動機啟動、機組預熱、機組手自動加載、停機、機組停機后潤滑。參與控制的設備包括:發動機、進出口閥門、進口閥門旁通、機組循環調節閥(回流)、循環調節閥旁通閥、放空閥、發動機曲軸箱排風機、壓縮機預潤滑油泵、后空冷風扇。機組運行轉速范圍在750-1000r/min,加載轉速825r/min,入口壓力范圍0-4MPa,出口壓力0-7MPa,壓縮機功率2750KW。
(1)天然氣壓縮前壓力(PT4001);(2)天然氣壓縮后壓力(PT4002);(3)壓縮機油壓(PT4003);(4)壓縮機油溫(TT4003);(5)發動機油溫(ECU.OUTtemp);(6)發動機轉速(Speed)
步驟1:啟機前系統復位
啟機前通過“復位”按鈕實現對所有報警進行清零操作,當存在不能復位的報警時,需要到現場對報警信號進行檢查排除。
啟機前機組狀態:機組進出口閥門、放空閥均為全關狀態,循環調節閥和循環調節閥旁通閥為全開狀態。
步驟2:啟機條件滿足,按"啟動"按鈕。
在程序中需要設計一個啟動、停止按鈕實現機組的正常啟停控制。按“啟動”按鈕后,間隔5S啟一臺后空冷器風扇,同時對入口壓力PT4001進行條件比較。由于后空冷器風扇功率較大,如果同時啟動電源負荷較大,所以間隔5S啟動。
條件比較:當0.3MPa 步驟3:油路預潤滑,預潤滑剩余時間(120s) 發動機自身有一套控制系統,通過PLC系統給發動機啟機命令,發動機接收到啟機命令后也開始啟動發動機預潤滑油泵。預潤滑剩余時間根據工藝條件確定。 執行命令:啟動壓縮機潤滑油泵、發動機曲軸箱排風機、發動機。 條件比較:PT4003<0.18MPa,進入步驟6;PT4003>0.18MPa,進入步驟7。 步驟4:管線壓力低,正在充壓… 執行命令:打開入口旁通閥對管線進行充壓,循環閥全開。 條件比較:當PT4001>0.8MPa時,打開放空閥;當PT4422<0.8MPa時,進入步驟3。 步驟5:管線置換中,剩余時間(10s) 在入口壓力小于0.1MPa時,此時壓力低于大氣壓,工藝管道有可能有空氣進入,此時需要通過天然氣對工藝管道進行置換,防止管道內混有空氣發生爆炸。 執行命令:打開入口旁通閥、放空閥,吹掃時打開循環閥旁通,延時5s結束關閉。 步驟6:油壓建立失敗,檢查壓縮機滑油系統 預潤滑時壓縮機油壓太高或太低表示油路都存在問題,需要現場檢查油路情況。 條件比較:當PT4001<0.8MPa時,返回步驟3。 步驟7:發動機啟動中… 當speed>300r/min時,發動機啟動成功。 執行命令:停預潤滑油泵 步驟8:發動機啟動成功,系統預熱中… 發動機啟動成功后系統開始預熱,油路管線溫度開始上升。油溫太低,油的粘度大,潤滑效果不理想。 執行命令:關閉入口旁通閥,打開出口閥。 條件比較:當 TT4003>36℃、PT4001>3.2MPa、ECU.OUT?temp>38℃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時,進入步驟9。 步驟9:系統準備加載 通過手動加載按鈕進入步驟13,自動加載按鈕進入步驟10。 執行命令:打開入口旁通閥,出口閥保持打開。 步驟10:自動加載模式,升壓過程中 執行命令: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 條件比較:當出口閥開到位,加載延時90s結束后,speed>824r/min時,進入步驟11。 步驟11:出口閥開到位/電機轉速達到加載設定轉速 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循環閥自動關閉,設定壓力后進入步驟12。 步驟12:升壓正常,進入自動加載運行狀態 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循環閥投PID自動,轉速投PID自動。速度<850r/min,延時5、10、15分鐘分別開三對卸荷閥,速度>960r/min,延時5、10、15分鐘分別關三對卸荷閥。 通過手動加載命令進入步驟13,停機命令到步驟14。 步驟13:手動加載狀態 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循環閥投PID手動,轉速投PID手動。 步驟14:正常停機,系統正在降速/卸載 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在步驟9、11、12都可以按停機命令,進入步驟14。在轉速<825r/min且循環閥關度<5時,進入步驟15。 步驟15:正常停機,系統冷卻運行剩余時間(180s) 卸載完成后,再運行一段時間后各氣缸和軸承溫度下降,轉速達到最低轉速750r/min。 入口閥和出口閥保持打開,延時180S后進入步驟16。 步驟16:系統停機,后潤滑剩余時間(30s) 停機后對系統進行潤滑是為了對系統冷卻,帶走余熱。 該步驟進出口閥關閉,當PT4001>0.8MPa時,打開放空閥。在該步中預潤滑油泵啟動,啟動時長30S。潤滑延時結束后且PT4001<0.8MPa時,進入步驟17。 步驟17:系統停機,檢查后按"復位"來清除停機條件 當PT4001>0.8MPa時,打開放空閥。 步驟18:系統緊急停機,現場及遠程ESD信號被觸發 觸發條件:Local ESD、Remote ESD或緊急停機信號。 執行命令:停發動機,關卸荷閥,開放空閥,復位后進入步驟1。 以上步驟中涉及到的工藝參數值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設定。在手動加載狀態發動機轉速的升降不應太快(太快對機組機械損傷大),在程序中應對該問題進行單獨編程,例如在每次轉速升降時在前一時刻基礎上加減5轉,逐步達到設定值。 由于程序編寫具有靈活性,整個機組的運行并不一定嚴格按照上面的模式進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己定義啟機步驟。但是如果邏輯不合理,機組跳過某一步執行會給機組帶來莫大損害。例如,上述步驟中如果跳過步驟3,即缺少發動機轉動前壓縮機預潤滑這一步,直接從步驟2到步驟4,那么機組油路未得到提前潤滑和檢查,轉動部位未得到充分的潤滑,不僅影響機組各個轉動部件壽命,還可能因為機組油路存在問題,強制啟機后油壓建立不成功導致機組異常停機。總之,不管系統執行哪一步,都要考慮當前步驟的合理性及后續步驟之間邏輯的正確性。 設計一套完整的機組控制系統,它不僅包括硬件選型、下位機PLC程序設計,還包括上位機、觸摸屏畫面組態以及整個系統的網絡規劃。而機組的運行邏輯設計也僅僅是PLC程序設計中的一小部分,此外程序設計還包括機組閥門開關、風扇啟停、油泵啟停、機組手自動加載狀態的PID控制設計、機組緊急停機邏輯設計等。對于多臺壓縮機運行的工廠,往往還需要考慮多臺機組的負荷分配設計,即當所有機組具備備用條件時,根據負荷情況自動地啟動一臺或多臺機組,從而滿足生產運行情況。 本文機組運行邏輯設計具有局限性,不同的往復式機組設計肯定存在差異,在這里僅通過此文讓更多人熟悉往復式壓縮機組的整個運行過程。3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