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士全(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青海 格爾木 816099)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壓力管道的使用越來越多,壓力管道的質量安全就被人們所重視起來,與西方的國家相比較,我國的壓力管道測試技術起步較晚,在各種設備監督管理中一直處于弱勢狀態,我國還有很多地區對壓力管道的質量問題還沒有重視起來,直接導致了壓力管道的事故頻頻發生,爆炸事故觸目驚心,為了保證人民的財產不受到威脅,提升壓力管道的檢驗檢測技術,確保管道的安全性成為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
1.1 客觀檢查
客觀檢查主要是工作人員對壓力管道的檢測不僅僅是對管道的表面,覆蓋層或是隔熱性、受壓構件進行的檢測,還要對壓力管道是否偏離、是否受到震動的影響出現泄露的現象,可以確保管道的性能得到充分的保證。
1.2 直觀檢查
直觀檢查指的就是通過檢測工作人員的檢查對壓力管道表面進行評定是否有什么問題,檢查應該注意的是:
1.2.1 對管道內部的檢查應該使用強光手電筒緊貼管道,通過平行的光線檢查管道內是否凹凸不平。
1.2.2 對狹窄的部位檢查要注意管道內的死角也要被檢測,可以使用內窺鏡檢查,絕不放過任何死角。
1.2.3 對管道上可疑紋路的檢查也要注意認清是否真的是管道裂痕,先用砂紙適當的打磨,排除是污漬的可能,之后用一定的硝酸酒精溶液進行浸透,再用放大鏡進行確認。
1.2.4 對于口徑較小的管道檢查時因為肉眼無法觀察管道壁,可以通過工具對管道進行觸摸,這就要求檢測人員認真仔細檢查是否有裂紋或者凹凸不平。
1.2.5 對已腐蝕的部件進行檢查,管道檢查中還需要注意管道的部件是否已經被腐蝕,發現已經腐蝕的部件要對部件進行監測分析,同時還要注意的是,管道如果正在工作,就要小心謹慎,避免處理不當發生危險[1]。
1.3 量具檢查
量具檢查就是通過工具把直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再次測量,通過量具測量得到的結論更加的精準,從而判斷問題的嚴重程度,得出結論,進行有針對性的維修。
1.4 壓力管道管壁的厚度檢測
管壁的厚度選擇十分的重要,管壁過厚,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造價高,但是如果管壁過薄就會造成在管道使用過程中,無法承擔運送物質的運輸過程,過薄的管壁也無法承受腐蝕,會直接引起事故的發生,因此檢查壓力管道管壁的厚度就成為了使用管道的重要工作[2]。
1.5 壓力檢測
壓力檢測通常指的是,為了確保管道的使用過程能夠承受壓力,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困擾從而導致管道本身失去穩定性。只有在管道使用前進行管道的壓力檢測,通過對管道進行焊接實驗,改造實驗和使用條件不同管道受到的不同的壓力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壓力管道的管道壁厚度可以滿足各種使用要求。
1.6 表面檢測
雖然在客觀檢查和直觀檢查中都有表面檢測,但是不夠深入,普通的表面檢測很難發現難以發現的裂痕和缺陷,我們需要通過專業的表面檢測才能確定得出結論,通過使用磁粉檢測以及滲透檢測來檢測管道表面是否有問題,不僅能發現細小的凹凸坑,還可以通過檢測,發現細小的裂痕,從而保證管道的檢測質量。
1.7 內部無損檢測
內部無損檢測主要是檢測管道內的構件和各種接頭的焊接縫之間不容易被檢測的細小的缺陷,比如縫隙中是否存在雜質,是否出現了縫隙,之前的焊接位置是否可靠,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測進行判斷,對存在超標缺陷的部位可以直接被割除。
2.1 對于地下管道的檢測,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地質土壤的成分不同,壓力管道的受腐蝕度也不同,對壓力管道進行安置前,還要對當地的土壤進行分析,在地下管道檢測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檢測人員可以根據管道的路徑對管道進行檢測,通過觀察路面是否有小水坑、地面是否有凹凸不平的現象出現,這些都可以用來判斷地下管道是否有問題。
2.2 在挖掘土壤時要小心謹慎,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發現明顯的腐蝕痕跡就需要將一部分管道全部挖開,及時的找出問題作出補救。
2.3 定期對管道的腐蝕電流進行檢查,發現活躍電流,立刻挖開進行查看,從而避免危險的發生。
2.4 如果壓力管道在安裝時安有管套,進行檢查的工作人員就要注意管套內是否有積水或者土壤,這些雜質會影響管道的使用,管套的兩端要在土壤外,如果不具備排水系統就要進行完全的密封,還要在管道上添加涂蓋層。
當然,還存在著很多的壓力管道因為某些限制原因無法進行檢測,這時我們除了要對管道進行常規的處理之外,還要進行泄露性檢驗,對管道中所有的接頭進行檢測,保證壓力管道的安全。
通過對壓力管道的檢測檢驗研究我們發現,在檢測壓力管道時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手段,通過客觀的檢查來對壓力管道有初步的了解,根據管壁的厚度的精準測量有利于看出管道是否能承受相應的壓力,使管道的性能得到根本的保障,對管道表面及管道內部進行無損檢測,能將管道內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每一種檢測手段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根據不同的狀況實行不同的手段。
[1]孫敬清.城市埋地燃氣鋼質管道外防腐層檢測評價技術研究及檢驗軟件開發[D].北京化工大學,2004.
[2]錢嫦萍.中國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術集成與工程績效評估[D].華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