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東
(山西省垣曲縣蒲掌鄉中心衛生院 山西 垣曲 043712)
產后出血是導致全世界孕產婦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雖然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逐漸降低,但產后出血依然是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因素[1]。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產婦分娩后出現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約為2~3%[2],嚴重威脅了廣大孕產婦及新生兒的身體生命健康。本研究中筆者現就產后出血極其臨床治療措施進行綜述如下:
1.1 產后出血定義:現今臨床上對產后出血的定義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沒有一個精確的測量措施,往往產婦的產后出血量被低估,尤其是臨床診斷產后出血屬于回顧性。相關報道中將產后出血的定義為:產婦分娩后24h內經陰道分娩產婦的出血量大于500mL,經剖宮產分娩產婦的出血量大于100ml,即可定位為早期產后出血[3]。有學者建議可采用產婦血細胞比容降低超過10%來作為產后出血的定位,但該標準則需要依賴檢測時間與液體復蘇量,故其精確度有待商榷。臨床表明,精確檢測患者的平均動脈壓與休克指數在產后出血的評估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價值,但仍需深入研究。
1.2 產后出血的發病因素:在引發產后出血的多種因素中,子宮收縮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是指產婦子宮收縮的對稱性、節律性、極性等均為正常,但是子宮收縮作用弱且無力,存在收縮間歇長、不規則及持續時間短等問題,從而明顯增大了孕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4]。同時,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障礙、胎盤因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齡初產、引產、縮宮素超量等因素易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高度危險因素。
產后出血的臨床救治需遵循“一個到位,兩個重視,三個正確”的原則進行,具體包括:(1)一個到位主要是指對產后出血的出血量的評估要到位,醫護人員必須認真評估產婦的產后出血量,采用計量法、面積法、稱重法等方法計算產后出血的準確率較高,客觀性較強。(2)兩個重視:①重視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壁胎盤、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道損傷、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及胎盤早剝等因素[5],對沒有救治條件且時間充裕的患者應及時轉診;②重視團隊協作,團隊成員主要包括助產士、產科醫師、麻醉醫師、血液科醫師、ICU 醫師與檢驗科、血庫、超聲科、影像科等管理人員。(3)三個正確:①正確對子宮進行按摩:可使用經腹經陰道聯合按摩或經腹部按摩方法進行,按摩時間持續至產婦子宮收縮恢復癥狀,且可長期保持收縮狀態;②正確用藥:藥物主要包括縮宮素類藥物、前列腺素類藥物、腦垂體后葉素及人重組活化因子Ⅶa等藥物;③正確采用手術:保守治療方案包括:子宮填塞球囊導管、宮腔填塞、醫用手套與避孕套注入生理鹽水扎緊后填入宮腔;保守手術方案(保留子宮、生育機能)包括:背帶式縫合術、方塊式縫合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平行垂直壓迫縫合術。根治手術方案:對多子女,且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宜盡早采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若患者伴有剖宮產撕裂與軟產道撕裂,則最好采用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對產婦第3產程進行積極的處理,對于產后出血的預防與控制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6],處理時需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產婦分娩后盡快給予縮宮素處理,早期切斷臍帶,產婦子宮收縮時適當牽拉臍帶。
產后出血救治過程中的注意要點包括:(1)血液指標:產婦分娩前應進行全血細胞計數,并獲得結果。對于具有貧血的產婦需提高警惕,以便盡早進行干預,血紅蛋白<100~105g/L 的產婦的妊娠結局通常較差。同時,對罕見的血小板減少情況也需提高注意,故產前應進行凝血機能檢測,并進行抗體篩查試驗與血型鑒定,特別注意Rh血型。(2)及時轉診:對明確診斷的產后出血高危患者,包括嚴重產后出血,存在胎盤植入、前置胎盤可能,前次剖宮產,已知具有凝血功能障礙,或具有嚴重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在產前需給予交叉配血2~6U,并備好血小板,對基層醫院患者則應及時轉診。(3)治療時的注意要點:復蘇及處理產后出血,抗休克治療;仔細鑒別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原因,并及時處理,這對于產后出血患者的及時有效治療尤為重要。對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液體復蘇時,應注意不可低估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出血速度;產婦妊娠期保持良好的身體情況與提高血容量對產婦分娩早期的出血代償有利;注意做好復蘇工作,以防引發肺水腫癥狀;注意患者體內的血流動力學障礙情況。
產后出血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產科并發癥,其具有病情嚴重且進展迅速的臨床特點,,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產道出血急且量多或持續少量出血癥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并且還可能伴有嗜睡、腹瀉、食欲不振、畏寒及頭暈乏力等癥狀,進而嚴重威脅產婦的身體生命健康。因此,對產后出血產婦進行積極有效的止血處理顯得尤為重要。臨床治療時應注意嚴格遵循“一個到位,兩個重視,三個正確”的原則進行操作,以有效提高產后出血的搶救治療水平,確保產婦的生命安全。
[1] 滑文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及干預措施[J].血栓與止血學,2013,19(6):267-269
[2] 陸紅梅,張衛社.產婦產后出血影響因素調查及綜合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3):47-49
[3] 況業妹,諶小英,賴足足等.產后出血的病因調查及臨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8):163-164
[4] 楊小環.病理性“產后出血”對象調查及對癥治療[J].中外醫學研究,2011,09(10):73
[5] 盧蓉.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1):1592-1593
[6] 顏建英,周志梅,徐霞等.產后出血一線治療無效的影響因素及外科處理對策[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2,46(4):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