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銀媛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靜脈血液成分若不能正常運行,即不能在血管內正常聚集、凝固,將血管腔堵塞造成血流發生障礙,最終導致血栓遠端以下的靜脈高壓、肢體腫痛及靜脈擴張的現象就被稱之為下肢靜脈血栓形成[1]。這種疾病需要盡早治療,若不能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將會導致病情向全身擴散,對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帶來危險。下肢腫脹、疼痛、患肢皮膚溫度升高并且淺靜脈擴張是下肢靜脈血栓的主要臨床表現[2]。本文為探究溶栓治療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過程中的護理對策并總結體會,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120例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取得滿意效果?,F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120例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82 例,女性患者38例,平均年齡為52.1歲(Max84歲,Min20歲),其中50例患者為股靜脈及小腿深靜脈病變,30例患者為全下肢深靜脈病變。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差別(P<0.05)。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的治療原則均為保證絕對的臥床休息,患肢應抬高30°。對于病程不超過72h的患者采取溶栓治療,臨床中常用的藥物尿激酶和肝素抗凝[3]。給藥途徑為對患肢進行靜脈穿刺,于近端扎止血帶。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接受優質改良的護理方案,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比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3 觀察組護理方法
1.3.1 心理關懷:病情除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外還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和痛苦,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及時講解疾病的發生原理,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避免患者由于無知產生更為緊張的心理,甚至產生放棄治療的心理[4],因此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多溝通、多體諒患者,用語言和肢體告訴患者“不用擔心,疾病治療的很及時,不會造成大影響的,很快就會好的”,介紹成果病例給患者,提高治愈信心。
1.3.2 疼痛觀察:對于患者的疼痛部位及程度進行仔細觀察,每日對患肢脈搏、皮膚溫度、感覺及色澤與健側進行記錄和比對,由此判斷療效;將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臟20~30cm 處,這個位置可幫助靜脈回流,降低靜脈壓,降低患者的水腫和疼痛,對血栓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預防作用;認真聽取患者主訴[5],適時用藥適量用藥,做到止痛有效,避免患者因疼痛引起動脈痙攣,從而影響血供不能更好的恢復;若不適合使用藥物時,應采取音樂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幫助患者降低疼痛;對患者進行局部溫敷,保持合適的溫度對于降低血管痙攣、促進炎性物質吸收等具有重要作用。
1.3.3 加強生活護理:定期觀察和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針對急性期患者要進行性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導,生活護理中以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為主。在病情緩解期,引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穿著彈力襪子,選擇合適的彈性襪可幫助患者消除腿部組織靜脈壓。
1.4 統計學方法:以上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為保證準確度數據均取三次處理的平均值),用x表示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無一例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護理質量進行評分,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8.2±3.2分,對照組的評分為85.6±4.1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知優質的護理對于提高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高發人群為手術后患者血液為高凝狀態或靜脈損傷和長期臥床血流不暢的患者,多在下肢發生,治療不及時將會導致出現更為嚴重的并發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就算是得到緩解也會導致慢性深靜脈功能受損,留下后遺癥。因此需要進行及早的治療和護理,對患者進行全方面和優質的護理將會促進患者恢復率和滿意度,因此可在臨床中推廣。
[1] 王德宇,陳海榮.瑞替普酶介入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3):298-300
[2] 代雪娜.不同溶栓方式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過程中血漿D-二聚體的變化及意義[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8):3790-3792
[3] 孫吉峰,徐兆訓,高成等.置管溶栓與系統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2014,9(6):839-843
[4] Stammberger HR,Kenney DW.Paranasal sinuses:Anatomic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Ann Oto Rhinol Laryngol,2011,167(suppl):7-16
[5] 韓芳.濾器置入聯合導管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術后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