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春
(江蘇揚州寶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 揚州 225800)
受到飲食結構變化、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但是在醫學技術飛速進步的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許多企業都為員工組織了身體檢查,以期盡早發現并治療疾病,或者根據一些異常的檢查指標來預防疾病[1]。筆者分析了200名于我中心接受體檢的人員的健康體檢結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2月~2014年5月之間于我中心接受身體檢查的200名工廠員工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在職人員,其中男性112名,女性88名,男女比例為1.27∶1;年齡20~60歲,平均(36.2±4.7)歲,其中20~29歲47例,30~39歲65例,40~49歲59例,50~60歲29例;領導干部35例,普通職工165例。
1.2 體檢方法:除了要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之外,還需要行以下檢查:B超(雙腎、膽、肝)、心電圖、胸片、五官科(喉、鼻與耳)、外科常規與內科常規等。另外還要實施血糖、血脂、肝功能與尿、血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由我院疾控中心完成所有檢查,檢查體檢結果由檢查醫生填寫,疾控中心負責收集、管理、整理與分析資料,并且給出一定的防治病建議與措施,向體檢者反饋[2]。
1.3 觀察指標:統計體檢人員的疾病檢出率,包括脂肪肝。腎囊腫、肝囊腫、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等(綜合考慮臨床癥狀、常規檢查結果與實驗室檢查結果,并參照有關的診斷標準),比較不同性別、不同年齡(20~49歲與50~60歲)與不同職位(領導干部與普通職工)的疾病檢出率。
1.4 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中對數據進行分析與統計時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8.0,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資料,并用x2檢驗其組間比較。如果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疾病檢出情況:經過統計,共60名體檢人員被檢出疾病,疾病檢出率為30.0%,其中一些人員同時被檢出2種或多種疾病,高脂血癥、高血壓、脂肪肝、肥胖癥(超重)、心電圖異常依次為檢出率最高的5種疾病,檢 出 人 數 分 為 為52 名、48 名、42 名、36 名 和30 名,檢 出 率 分 別 為26.0%、24.0%、21.0%、18.0%與15.0%,另外其他被檢出的疾病有高尿酸血癥、冠心病、子宮肌瘤、腎結石等。
2.2 不同人員的疾病檢出率比較:男性員工中被檢出疾病者44例,檢出率為39.3%,女性員工中被檢出疾病者16例,檢出率為18.2%,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年齡在20~49歲之間的員工被檢出疾病者35例,檢出率為20.5%,年齡在50~60歲之間的員工被檢出疾病者25例,檢出率為86.2%,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領導干部中被檢出疾病者27例,檢出率為77.1%,普通職工中被檢出疾病者33例,檢出率為2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利用醫學方法與手段檢查受檢者的身體,明確其健康狀況,盡早發現健康隱患與疾病線索的診療行為就是健康體檢。其有助于在早期發現和診斷疾病,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評價危險因素,評估健康發展趨勢,給出相應對身體管理建議,提高體檢者的身體素質[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00名體檢者的疾病檢出率為30.0%,高脂血癥、高血壓、脂肪肝為檢出率最高的3種疾病,檢出率分別為26.0%、24.0%、21.0%。男性員工的疾病檢出率(39.3%)大于女性員工(18.2%);年齡在20~40歲間的員工的檢出率(20.5%)小于年齡在40~60歲間的員工(86.2%);領導干部的檢出率(77.1%)大于普通職工(20.0%),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如今疾病發生率較高,各種慢性病嚴重威脅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人們必須認識到健康體檢的重要性,定期體檢,以便盡早發現身體異常,加強疾病的防治,特別是男性、年齡>40歲者與領導干部等高危人群,更要重視體檢,提高自身的生存質量。
[1] 袁萍,唐亞麗.江門市疾控體檢中心體檢人員健康體檢結果分析及管理[J].河北醫學,2012,34(1):40-43
[2] 鄭安娜,衛慶照,張淑芳,等.北京市朝陽區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2,13(08):626-627
[3] 雷瑞霞,歐喜兵.醫務人員健康體檢結果分析與對策——以海濱人民醫院為例[J].天津科技,2014,(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