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鈺
(武漢市中醫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14)
子宮內膜異位是婦科常見的高發病,而該病的常發部位是卵巢。卵巢內膜異位經常出現囊腫破裂出血,因此該病在臨床上帶來的危害非常大,而正確診斷該病癥并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MRI作為影像檢查的先進儀器,成為臨床上檢查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一個重要手段。MRI可根據患者囊腫的大小以及患者出血情況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信號,對卵巢病變的定性有極大的價值,因此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婦科檢查患者卵巢的診斷[1]。本文通過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某院就診的20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的MRI檢查結果,并與手術病理比較,研究MRI檢查的真確性。研究過程與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某院就診的20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年齡都在25-50歲之間,平均年齡36.6。患者病程都在2個月-4年。20例患者中有12例是單發囊腫,8例是多發囊腫,共有32個囊腫,并有22例患者下腹部反復疼痛。
1.2 方法:檢查前讓患者飲水憋尿,后采用GE1.5T MRI機,作自旋回波(FSE)序列掃描,T1WI:TR 450ms、TE 10ms;T2WI:TR 4000ms、TE 100ms。層厚5mm,層距1.5mm,矩陣256*256,采集次數1-3次。常規做橫斷、冠狀及矢狀位三方面掃描。
1.3 統計方法:利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s和檢驗,p<0.05表明此次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MRI檢查結果:在20例患者32個囊腫中,有15個囊腫T1WI和T2WI呈高信號,T1WI呈現高信號而T2WI呈等或低信號的患者的囊腫有9個,T1W1、T2WI都呈現混雜信號的有8個。MRI表現中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的囊腫有21個,部分界限不清的囊腫有7個,與邊界能明顯分清的囊腫有4個。20例患者的32 個囊腫大小均在3cm-12cm 之間,其中有5例患者的囊腫出現在卵巢雙側。
2.2 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大小不一,形狀多樣,多以圓形、卵圓形出現。本研究20例患者的32個囊腫中,17個為圓形,12個為卵圓形,4個為不規則形。囊腫多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部分在手術剝離中囊腫破裂。
2.3 MRI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比較:20例患者在經過MRI檢查后,經手術病理驗證,得出以下結果:MRI檢查的20例患者的32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中有25例符合,7例不符合,符合率為78.13%,具有統計學差異。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病因有很多,至今臨床醫學都在不斷的尋找該病的病因。目前最有權威性的病因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經過病因研究,本文研究的2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在患病前有內膜種植的手術史,證實了子宮內膜種植引起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由于子宮內膜在經過經期脫落后逆流轉移、種植到卵巢,引起的不正常出血,使卵巢纖維化粘連而形成囊腫[2]。
由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不正常周期性出血,因此MRI的信號會隨著患者出血前后血紅蛋白的含量而不斷變化。在患者急性出血的時候,患者的血紅蛋白在不斷形成,并且該血紅蛋白帶有正電荷,使MRI檢測到的T1MI呈現高信號,但T2MI信號不變。本文20例患者在MRI檢測中T1WI呈現高信號而T2WI呈等或低信號的患者的囊腫有9個。當患者處于慢性出血時,囊腫的信號一般都呈現為T1MI、T2WI高信號。經過文本研究發現,患者的MRI信號一般以T1WI、T2WI高信號為主。由此可得,①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在MRI表現為T1WI、T2WI均為高信號或混雜信號,其中以中、高信號為主。②卵巢子宮內膜異住囊腫患者的MRI信號特點與其內部病理成份密切相關[3]。
綜上所述,MRI作為無創傷的檢測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重要手段,有對患者囊腫大小等分辨率高、確診率高等優點,對診斷女性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普遍推廣及運用。
[1] 金玲.腹腔鏡用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治療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7:53-54
[2] 曹文新,夏進東,王玥,陳君華,熊波.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MRI與腹腔鏡手術對照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05:766-769
[3] 東強,儲成鳳,徐秋貞,司明遠.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MRI診斷[J].現代醫學,2014,11:1324-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