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軍
(江蘇省江陰市中醫骨傷醫院普外科 江蘇 江陰 214422)
痔瘡分內痔、外痔、混合痔。內痔分4 期;外痔有4 種;混合痔兼有內、外痔的特征。在病理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治療上方法多種多樣。痔瘡的早期,一般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如有便血、水腫、疼痛脫出等癥狀,給予涼血、止血藥物內服,收斂收澀中藥坐浴或痔瘡膏栓外用,都可緩解癥狀。有關內治法(非手術治療)不在本文評述,只有到藥物治療療效不顯,痔病經常發作影響生活、工作時,考慮手術治療。近年來肛腸專科醫生師傾向于采用各種治療儀器治療痔瘡,現將痔瘡的器械治療、儀器治療及傳統的手術治療利弊分述如下:
1.1 硬化劑注射法[1]。其作用機制,使局部粘膜與其粘膜下肌層發生硬化粘連、阻斷和減少局部血液供應,粘膜與其下肌層粘連后使痔核固定、減輕或清除便血癥狀。此法只適宜于出血患者或年老體弱病人以控制便血或改善部分脫出癥狀,并不是“注射一針立即治愈,療不復發”。
1.2 紅外線照射[2]。紅外線作為生物物理效應能量作用于人體痔核,瞬間產生高溫,使局部組織脫水,進一步導致組織蛋白凝固,最后壞死脫落,并產生繼發性纖維化,起到固定粘膜作用。紅外線照射也只適于單純內痔患者。同屬于外熱源的儀器還有激光、微波、射頻等,其治療原理大致與紅外線相同。治療病種較局限。
1.3 屬內熱源的治療儀器具代表性的有LC電腦多功能肛腸治療機和LC型綜合肛腸治療儀。這種熱的產生是靠組織內帶電離子和偶極離子在兩極間高速振蕩產熱。當帶電離子耗竭至組織間液干結時,兩極間的電阻位增高,儀器自動停止工作,治療組織只能達到干結而不會產生碳化現象。該種儀器適應范圍較廣泛,但只適應于Ⅱ期或Ⅱ期早期患者,且術后并發癥并不比傳統手術少,創面愈合時間 上,傳統手術反短于儀器治療。儀器治療后部分患者手術后24h內疼痛不明顯,而在手術后48~72h左右再次出現劇烈疼痛[3]。
1.4 目前較前沿的是使用吻合器痔切除術。其原理是利用特別的吻合器對脫垂的肛墊進行“懸吊”和“斷流”,恢復肛墊的正常解剖體位,因它的切除部位在齒線以上操作,臨床顯著減輕術后疼痛,由于不損傷肛周皮膚,故術后恢復快,但它只適宜于重度痔疾患者,術后繼發性出血、疼痛也時有報道,且價格昂貴,遠期療效在觀察中。
傳統的痔手術方法,雖然也有許多并發癥,如出血、疼痛等癥,但能合理設計保留皮橋,或齒狀剝扎,配合術后中藥內服、熏洗、外敷換藥治療,適用于各種類型痔瘡。盡管以上的治療方法,臨床效果都比較滿意。但各種儀器的使用針對性都比較強,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一般對Ⅰ、Ⅱ期痔瘡確有療效,但對Ⅲ、Ⅳ期痔則需經過多次治療,方能減輕癥狀。要想完全治愈,目前,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這些方法和儀器,還有個操作技巧問題,若運用不當,可能加重并發癥的發生。
選用哪種方法治療痔瘡,要辨別清楚痔瘡的類型、分期。從實際出發,因人、因病制宜,選擇好適應證,最好是結合傳統手術與其它療法綜合治療。
[1] 張誠龍,牛偉新.硬化劑注射療法治療內痔對肛管內壓力的影響.中國臨床醫學,1997,4(3)
[2] 吳式光,蘭曉峰·紅外線照射在痔術后水腫的應用·中國肛腸病雜志2007,27(07)
[3] 胡捷,朱紅軍.ZC型肛腸治療儀與傳統手術方法治療的療效比較.中國肛腸病雜志,2003,23(3):26
[4] 張庚·吻合器環形痔切除術(PPH 手術)·學術前沿,200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