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梅
(江蘇省興化市昌榮鎮衛生院 江蘇 興化 225734)
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導致舒張功能障礙與心臟手術,從而造成心臟泵血不足,使機體出現的臨床、生理和病理狀態綜合征就是慢性心力衰竭,它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雖有多種藥物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但是對逆轉心臟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卻沒有發揮明顯效果。我院分析了卡維地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間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包括男28例,女22例,年齡37~76歲,平均(44.1±12.8)歲;觀察組包括男29例,女21例,年齡38~76歲,平均(44.5±12.6)歲。本次研究排除甲亢、糖尿病與其他內分泌疾病患者,研究前1個月內所有患者均沒有使用其他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年齡、性別、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1.2 治療方法:前2周內,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使用藥物包括洋地黃和利尿劑等。2周后,對照組采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口服美托洛爾(生產于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初始給藥劑量6.25mg,每日2次,每兩周將劑量增加1次,增至100mg后保持不變,連續治療12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卡維地洛進行治療,口服卡維地洛(生產于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初始給藥劑量6.25mg,每日2次,每兩周將劑量加倍,增至患者的最大耐受劑量或25mg后保持不變,連續治療12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采用超聲心動圖對治療前與治療1個療程后兩組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進行測量和比較;對治療前與治療1個療程后兩組患者血漿細胞因子中白細胞介素6(IL-6)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進行觀察和記錄,評價并比較其心功能。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Sd、LVEDd、LVEF 的變化:經過檢查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Sd、LVEDd、LVEF 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LVESd和LVEDd明顯下降,LVEF明顯上升,與對照組間的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下:治療前LVESd、LVEDd、LVEF分別為33.7±3.8(mm)3.9±0.7(mm)53.5±5.7(mm)。治療后分別為52.7±7.2(mm)2.2±0.5(mm)42.1±4.1(mm)。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細胞因子與心功能分級變化:經過分析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細胞因子與心功能分級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血漿細胞因子中IL-6與TNF-α的濃度與心功能分級均明顯下降,心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細胞因子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下:IL-6(μg/L)與TNF-α(μg/L)的濃度與心功能分級數據治療前分別為:42.1±8.7,36.8±7.4,3.5±0.5。治療后分別為:27.6±7.1,16.7±4.2,2.2±0.4。
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均屬于β受體阻滯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這兩種藥物均能夠起到延長心室舒張以及降低心率的作用,使冠狀動脈得到充分充盈,并且使自身的心肌缺氧缺血情況得到改善[2]。卡維地洛能夠同時將3種β受體阻斷,使兒茶酚胺在細胞內分解脂肪的過程得到極大抑制,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濃度也會因此而降低。其對于心肌的毒性也會減輕,心肌能量供應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相比,和β受體有更高的親和力,藥物具有更廣泛的作用范圍,所以獲得的臨床療效也更為顯著[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Sd、LVEDd、LVEF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LVESd和LVEDd明顯下降,LVEF明顯上升,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細胞因子與心功能分級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血漿細胞因子中IL-6與TNF-α的濃度均明顯下降,心功能明顯改善情,與對照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采用卡維地洛治療心力衰竭不僅療效理想,而且與美托洛爾相比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助于心臟重塑逆轉,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謝進,胡鋼,許臣洪,等.卡維地洛聯合纈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07):1352-1353
[2] 王秀梅,張波,邊翠霞.依那普利聯合卡維地洛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27):75-76+78
[3] 隋艷龍,李洪巖,劉波.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療養醫學,2015,(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