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楊興萍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淚道阻塞是眼科常見眼病之一,治療方法有多種,其治療目的是恢復或重建淚道導淚功能。我科至2013年5月以來開展淚道激光成形聯合逆行植管治療淚道阻塞,60例,術后隨訪半年取得滿意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淚道激光成形聯合逆行植管治療慢性淚囊炎淚道阻塞患者,60例83只眼,其中女47例61眼,男13例22眼。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36.5歲,病程5~15年。
1.2 手術方法:使用山東玉華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YH150型激光治療機,及配套的淚道探針及淚道沖洗設備;杭州桐廬時空候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YGS-1型息內窺鏡手術系統。植管采用山東福瑞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凱思特淚道硅橡膠引流管。先用激光打通阻塞處,再用淚道硅橡膠引流管經鼻內鏡下確認從鼻淚這開口處引出,將引流管打結固定于下鼻道。術后常規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沖洗淚道3次,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1個月。3~6個月后拔管。
1.3 結果: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半年,治愈79眼,脫管3眼,1例無效。治愈率為95.2%。
2.1 術前護理
2.1.1 健康教育:淚道阻塞特別是慢性淚囊炎患者多數從事體力勞動,居住在農村,衛生條件差,需耐心向患者講解本病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減少眼部感染幾率,也是減少術后復發和感染的關鍵。
2.1.2 心理護理:本病患者多對手術存在顧慮,擔心術后能否康復或復發,針對患者心理根據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預后的一般情況,講解現行手術方式的特點,以及我科開展現行手術與過去手術患者手術治療后出院患者辨認隨訪情況,以消除患者顧慮,增強其信心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手術,配合治療。
2.1.3 術前準備:詳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了解患者全身各系統情況,指導患者完成術前驗血、胸部X 光檢查、心電圖檢查等檢查,女性患者詢問月經史或是否經期,排除手術禁忌癥,術前3天根據醫囑給予患者抗生素眼液點眼;術前1天洗頭、洗澡、剪指甲,長發者術前束發等。術前常規沖洗淚道。
2.2 術中護理:護士熱情接待患者進入手術室,言語親切、和藹地主動與患者交談,指導患者取合理體位,并對患者講解術中需要配合,不要隨意咳嗽,打噴嚏,有不能耐受的疼痛或不適,應及時告訴醫生。
2.3 術后護理
2.3.1 基礎護理:囑患者安靜休息,指導患者取高枕臥位,抬高頭部,以防鼻腔滲出液流入氣管,引起嗆咳或吸入胃內引起不適。詢問患者自覺癥狀和有無疼痛,觀察鼻腔滲液情況,囑患者術后可能有鼻腔出血,一般可自行緩解,不要自行取出鼻腔內的堵塞物。
2.3.2 飲食指導: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過硬、過熱食物,飲食以易消化,富維生素、營養豐富食物為宜;
2.3.3 用藥及治療護理:術后遵醫囑給予抗生素眼液點眼,術后4~6天開始沖洗淚道,向患者講解治療情況,使其能主動積極配合治療。
2.3.4 出院護理:講解離院時所帶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告知注意事項:術后按醫囑按時用藥,正確用藥,指導患者用眼衛生。出現不適情況應隨時就診;出院第一周后門診隨訪,以后根據醫囑不定期門診隨訪。
術后隨訪半年,47(單雙眼)例一次性治愈,2例(單眼)引流管脫出,1例(單眼)無效。
淚道阻塞常為先天畸形、局部感染繼發、外傷等因素所致。慢性淚囊炎的發病與沙眼、淚道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關。慢性淚囊炎是眼部的感染病灶。由于常有黏液或膿液反流入結膜囊,使結膜囊長期處于帶菌狀態。如果發生眼外傷或施行肉眼手術,則極易引起化膿性感染,導致細菌性角膜潰瘍或化膿性眼內炎。[1]淚道激光成形聯合逆行植管治療淚道阻塞手術操作步驟簡單、出血量少,面部不留瘢痕,是一種治療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2]本組中年齡偏長者多數居住在較為偏僻的農村,個人衛生條件較差,在入院擬行白內障手術或其它眼部手術時檢查發現。因此指導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做好個人眼部衛生和重視眼衛生是護理工作的一個重點。術后加強對患者的隨訪,促使患者按醫囑進行出院后門診復診也是一個重點。淚道阻塞患者只有認真做好上述2點,才能真正做到減少復發和提高治愈率。
[1] 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2-73
[2] 王大萍,王鑫.50例淚道激光成形聯合逆行植管治療淚道阻塞體會[J].健康世界,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