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
(江蘇省榮軍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動社會進步、捍衛社會公義為目標,即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醫務社會工作雖說是一個介入我國醫院還不久的專業,但從它的發展本質看也是"完全著眼于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上"。所以從這點講,醫務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具有共通性[1]。
目前最權威的解釋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協助病人解決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配合醫生進行疾病防治和傷殘康復等服務的一種專業社會工作"。
最初的醫務社會工作起源于英國的濟貧法時代的醫療救助。當時主要任務是如何幫助窮人。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歐美各國正式建立醫療社會工作制度。中國自1921 年美籍醫療社會工作者I. 浦愛德女士在北平協和醫院首創社會工作部后,全國各大醫院先后成立此類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特別是80 年代以來,中國在各醫學院校的公共衛生系里,增設社會醫療研究所(室),或在各類醫院、社區中開展醫療社會工作[2-4]。
現代意義上的醫務社會工作則起源于兩大運動的開展,一是慈善組織會社的成立,二是社區睦鄰組織運動的興起。這兩項運動的開展極大促進了醫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進程。
在我國開展醫務社會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強病人對醫院的親近感,如提供一對一的個案輔導,進行心理輔導等;有效地增加醫院的病源,如開展各種病友互助小組,廣泛地吸納病人,發展成為各病種互助小組會員等;拓展醫院的服務功能,如開展社會支援為病人尋求社會幫助,開展醫護康復服務,跟進病人的出院康復等。
在醫療體制改革與和諧醫院構建中,醫務社會工作充分發揮了資源整合、和諧倡導、社會穩定以及醫患溝通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包括:診斷與評估功能、諮商與輔導功能、尋求、整合資源功能、倡導功能、咨詢與協調的功能。
醫務社會工作被譽為和諧醫院的"守護者"、醫療發展的"安全閥"以及病患利益的"代言人"。
首先,對于多數綜合醫院、慢性病養護院所、精神病防治機構、公共衛生機構以及醫學保健中心來說,對病患的治療必須做通盤的考慮,故而紛紛設置社會工作服務,邀請醫務社會工作者加入醫療團隊;其次,當病患處于對疾病的害怕、憂慮以及經濟困難的壓力時,往往會對醫療機構的信任以及醫護人員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社會工作以其對病患心理及社會功能的成功輔導而成為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5-6]。
再次,就公共衛生的立場來看,必須將社會學或社會工作運用到公共衛生上,醫師和公共衛生人員才能夠更了解病因學的社會過程和疾病流行的關系,實施更為有效的措施。
醫務社會工作對人類的價值,社會工作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所有社會工作研究者、工作者都是堅信不移的。然而社會普遍對醫務社工的認識存在偏差或不足,認為醫務社工就是醫院義工。但事實上中國的醫務社會工作事業,是初升的太陽,勢不可擋。
醫務社會工作是一門專業,必須由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士去展開工作。所以,醫務社會工作需要在專業教育、社工隊伍、專業服務機構等方面加強自身建設。當自身變得成熟、壯大了,才有能力去實現價值,承擔更多責任[7]。
[1] 王思斌,王嬰. 社會工作專題講座-第七講社會小組工作[J]. 社會工作,2008,22 19 50 -55.
[2] 安民兵. 論醫療社會工作的價值觀 理論 方法及其前瞻[J]. 衛生軟科學,2006,20(6):578 -579.
[3] 劉斌志.5 12 地震救援人員身心輔導的社會工作策略[J]. 社會工作,2009,23 3 20 -22.
[4] 田亞敏,焦林. 愛心使者 杜長運[J]. 社區,2004,4 2 27.
[5] 方青,趙懷娟. 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與和諧社會建構[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5(6):722 -726.
[6] 熊躍根. 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理論解釋與經驗反思[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0(1):23 -26.
[7] 史柏年. 新世紀中國社會工作教育面對的選擇[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