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社會的大量需求是促進該專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和直接動力。“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是與環境專業相關的各個領域的發展,對于環境專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
伴隨著經濟、文化的更高層次發展進程,環境專業逐漸被認定為是能夠體現人們對嶄新生存觀念以及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的認識和需要的重要標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人們對更高文化產品和更和諧生活環境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對實現生活環境的和諧和改造環境中不和諧的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目前由于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高質量要求,所以越來越多的居民私人住宅設計工作崗位出現,其規模還會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大,據有關部門公布官方數據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關于環境設計的交易額就達到數千億元。但是我國目前的高校培養出的相關方面人才只僅僅能夠滿足百分之二十五的要求,并且部分高校培養出的相關人才素質水平根本達不到市場用人標準,所以環境專業的就業市場十分廣闊。此外,人們對社會生活環境、歷史傳統等認識的改變,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人文環境,通過環境設計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空間環境質量,將會成為新的社會發展焦點,對環境建設的專業設計工作也必將為這個發展趨勢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環境設計方面的相關專業的教學體系建設其主體部分主要是建筑學、美術學兩大學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將建筑學和美術學這兩大學科進行完美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對環境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建設和具體教學體系的建設。在二者的融合的過程中,并不是二者的簡單拼湊,而是要找到兩者的相通點,做到二者在環境專業教學中的綜合運用。
目前對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高校在進行環境專業人才培養中,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建筑學專業以及美術專業這兩類學科的老師組成,這兩個專業的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都是圍繞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學科教學中尋找能促進環境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學效果明顯的教學方法,并從本專業的角度尋找兩個不同專業的滲透點,并通過對教學理念的調整和教學方法的完善來實施教學,這樣的施教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所以對其它高校的啟示就是一定要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對不同專業領域內的教學內容結合,把握好各環節的連接,此外,老師還需要對這些方面做好控制,并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的儲備和教學理念,做到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善來做好對該專業知識的教授,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體系的完善。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環境設計專業其實也就是建筑學和美術學的組成部分,這些都是為服務人類建設高品質生活環境的科學藝術門類范疇,事實上,環境設計專業就是依靠建筑學和美術學為依托而新興的一門科學,所以環境設計和建筑學和美術學一樣都同時具有相同的藝術審美功能。但是環境設計專業和建筑學、美術學不同的是它可以同時具備二者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它又具備二者不具備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所以環境設計專業相對于兩大藝術學科來說又是一次創新和飛躍。但是環境專業離不開建筑學和美術學這兩大根基作為依托。
所以,在進行環境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建設時,首先要強調這一點,其次要在具體的教學體系建設中和教學方法落實中一定要做好對基礎建筑學、美術學的教學工作,為學生學習環境設計專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在該專業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中要著重強調打好基礎。在專業的課程學習前,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促進他們學好基礎的建筑學概念和美術學基礎課程。在環境專業的教學課程安排體系中,不能只僅僅將課程的重心放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要僅僅圍繞建筑學中的內、外空間環境設計、公共環境設的設計以及環境設計構圖基礎等方面進行教學,以此來做到對學生全面教育,促進他們對環境專業全面的理解以及促進他們對該專業所包含的各方面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對環境專業人才的培養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為了使學生拓寬專業面,在本科階段能夠掌握更多相關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社會工作環境的適應性。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假期,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社會實踐,讓學生更早的接觸環境設計,接觸社會環境,促進他們在提高專業認識的同時,能夠提高與社會的交流溝通能力。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設計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多,但是究其我國對環境專業方面人才的現狀來看,其總體特征就是專業水平低、整體數量少。所以對我國培養該方面專業人才的高校來說,就需要把握好該專業人才的工作特點以及對其素質水平的要求,做好對培養機制中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完善和創新,真正落實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環境設計人才,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
[1]紅光,田中景,周艷明.日本高校環境人才培養體制建設特征分析[J].北方環境,2011(08).
[2]姜海紅,李磊.我國高等院校環境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