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楠 耳闖(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近年來,時有發生的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2008年3月江蘇省某高校動力樓大火,同年11月北京市某高校食品學院大樓著火,次年7月浙江省某高校女博士CO中毒身亡[2]。這一系列事件均造成了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重視實驗室安全,加強實驗室管理,提升實驗室監管水平是面臨的重大問題[3]。
實驗室安全事故根據分類原則不同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最典型的是李鳳木[8]的方法,但他對事故的描述簡單,一般不被采用。更多的采用了根據事故原因進行分類的分法,比較典型的有溫光浩等[1],劉淑萍等[5]的做法。其中溫光浩提出將實驗室安全事故分為火災、爆炸、生物安全、毒害、設備損壞、機電傷人、設備或技術被盜事故7類。
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只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發展,反而忽略了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在加上一般高校在實驗室中的安全問題并不突出。還有人認為,高校實驗室是科學研究的基地,本來就充滿著各種未知的風險,安全事故無法避免[7]。
當前,一般學校的安全工作采用不同職能處室分塊管理,容易造成職責交叉重復的現象,降低管理效率,具體的院系和實驗室,安全負責人也基本上由教師兼任。導致安全制度缺乏、各實驗室執行力不足、職能部門監管不力,為實驗室安全埋下隱患[8]。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只是面向全校師生的消防、治安等教育演練,幾乎沒有針對不同實驗室的專門教育,尤其是一些涉及危險藥品或者有毒氣體之類的實驗室,相關實驗員缺少必須的安全操作教育,造成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9]。
主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安全設施不齊全且陳舊老化、消防設備配備不足等,另外很多高校存在科研用房不足的情況,造成實驗室用房緊張,導致設備的安全操作距離不夠,為安全埋下隱患[10]。
安全意識的培養有很多種方法,包括講解實驗過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識、面對突發事故的應對方法,或者針對易發事故的安全操作技術進行演示,還可安排學生進行安全檢查,讓他們自己發現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并且進行改善。
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屏障,是保證實驗室安全的最基本環節。管理好實驗室的人員情況、確保進入實驗室人員能力,就可以消除基本的安全隱患,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了實驗室財產和實驗師生的生命安全[11]。
許多高校在實驗室建設中,把重點放在購買大型高精尖端儀器或者改善實驗環境上,而不是建設完善實驗室基礎設施。其實,實驗室的規劃和設計應該是建立在實驗室安全的基礎上,尤其是針對專業實驗室,更應配備必要的安全環保設施和個體防護裝置。如通風櫥、洗眼器、防毒面具等等。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學校實驗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面對事故頻發的現狀,我們必須重視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從源頭改善,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高等教學實驗室的發展。
[1]溫光浩,周勤,程蕾.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153-154.
[2]李云芳.浙江大學女博士死于教師誤接一氧化碳[N].東方早報,2009-07-07.
[3]朱娟蓉.強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6):430-433.
[4]李鳳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淺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7):342-344.
[5]劉淑萍,尹云,張新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討[J].實驗室科學,2006,9(2):127-129.
[6]徐建斌,趙濤濤.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9(4):164-165.
[7]徐俊.高校實驗室事故頻發折射管理漏洞[N].中國青年報,2012-02-24.
[8]劉照同.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4):112-114.
[9]李五一,滕向榮,馮建躍.強化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管理,建設教學科研保障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9):1-7.
[10]魏福祥.儀器分析及應用[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
[11]李秀珍,李勤,王征,等.落實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保障實驗室安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