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 ■山西富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眾所周知,對于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來說,其建筑結構是最為核心的一個施工要點內容,只有確保了整個建筑結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夠對于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做出一定的保障,而就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施工建設來說,其最為常用的一種結構類型就是混凝土結構,合理運用混凝土結構進行建筑工程項目結構的施工,在經濟性、耐久性、施工效率以及整體性等方面都具備著較為突出的優勢,但是對于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卻需要引起相關設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隨著當前人們對于建筑物抗震等級要求的不斷提升,這種抗震設計更是應該加強積極地關注,尤其是要針對當前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來說,更是應該加強綜合整治和改善,進而提升其抗震效果,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針對當前我國現在的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設計問題是比較多的,這些涉及問題的存在對于整個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的提升具備著較大的影響和干擾,具體來說,當前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前期準備工作不完善是當前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表現,正是因為這種前期工作準備的不充分,才導致了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判斷方面的失誤,進而影響了抗震設計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具體設計之前的勘察測量工作來說,只有保障其勘察測量的準確性才能更好的促進其設計的可靠性,但是對于當前的勘察測量現狀來看,其在地質勘察等方面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進而導致設計人員不能夠很好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最終表現在設計過程中就可能存在著一些抗震設計失誤,無法確保建筑工程項目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滿足相應的抗震要求;
(2)其次,在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恰當地選擇施工材料也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面,在該設計環節中出現問題的話,必然也會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抗震效果,雖然說對于混凝土結構的構建主要涉及到了鋼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但是這兩類材料的選擇卻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對于鋼筋材料的選擇最為核心的就是應該保障其自身的強度和韌性符合相應的結構要求,而對于混凝土材料的選擇進行控制則更應該注意,不僅僅要關注其最終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還應該針對其原材料進行控制,保障其配置的原材料具備較高的質量保障,進而確保其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有效性;
(3)再次,對于建筑工程項目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來說,其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應該針對其相應的力學結構進行恰當的處理,只有保障其整個建筑物達到了較好的力學平衡,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保障其抗震性能的實現,而對于這種力學平衡的把握來說,最為核心的就是應該重點針對其整個的混凝土結構進行有效地設計和優化,提升其混凝土結構的合理性,一般來說,保障其混凝土結構具備較好的對稱性和規整性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其力學方面的平衡,而這也是當前很多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所在;
(4)最后,對于當前的建筑工程項目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來說,防震縫的設計也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面,但是就目前的建筑工程項目混凝土結構防震縫設計來說,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很多抗震設計人員不重視這種防震縫的設計,并且在具體的防震縫設計中出現了各種尺寸或者位置不當等問題,最終影響了防震縫效果的發揮。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針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具體的抗震設計,需要滿足一定的基本需求,具體來說,針對當前的建筑混凝土抗震設計來說,其最為基本的抗震需求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首先,建筑混凝土結構必須滿足一定的強度需求,這種強度需求對于整個抗震效果的實現來說是極為關鍵的,只有保障建筑混凝土結構在強度方面滿足了相應的要求,才能夠確保其在遭遇較大的震動或者載荷時保障較好的完整性,避免出現斷裂或者倒塌等問題,這也是抗震結構設計的一個必然要求所在;(2)另外,對于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來說,還應該滿足較好的受力需求,所謂的受力需求主要就是指在具體的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應該盡可能的了解和掌握整個混凝土結構的力學特點,并且針對其受力狀況和采取恰當的措施進行處理,盡可能的保障其整個的建筑混凝土結構處于較好的力學平衡狀態,進而提升其抗震性能,同樣這種受力需求的滿足還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保障整個建筑物在受到一定的震動時具備較好的減震效果,提升其受力能力。
針對當前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來說,其最為常用的一些有效措施主要是以下三點:(1)首先,對于抗震層的設計是當前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一個重要舉措,合理的設計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抗震層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保障其建筑結構具備較好的抗震效果,其最為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把建筑物所遭受的力學載荷振動進行有效地隔離,進而把這種振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避免問題的擴大化,一般來說,在抗震層的設計中,還應該綜合運用相應的減震器來進行設計,進一步提升其抗震效果;(2)其次,防震縫的設計在當前也是極為普遍的,并且其抗震效果也得到了實踐證實,但是相對于當前防震縫設計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來說,在今后的防震縫設計中,應該盡可能的保障其設計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進而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其設計的有效性,促使其實現最佳的抗震效果;(3)最后,在當前很多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還可以有效地運用抗震支座來提升其抗震效果,在恰當的建筑混凝土結構中加裝一定數量的抗震支座確實能夠提升其抗震性,當然,對于抗震支座自身質量以及安裝位置的設計必須要恰當準確。
綜上所述,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來說,其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是保障其后期使用安全性的一個基本條件,對于這種穩定性和安全性來說,其最為重要的一個設計方面就是針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性進行有效地設計,尤其是對于當前建筑結構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結構來說,更是應該加強對于抗震性能的設計和優化,重點從建筑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受力狀態等兩個方面進行有效的設計,并且加強對于抗震層、防震縫以及抗震支座的設計,切實提升其抗震效果。
[1]李翠偉.高層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結構設計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
[2]羅聯訓.淺論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6).
[3]鄒松貴.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23).
[4]王繼偉.淺談混凝土結構建筑抗震結構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2(33).
[5]陳天華.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