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群柱 ■深圳市清華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4
在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在擁有著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出行的愜意,所以,在時代的大潮流下,商業步行街的建設也就顯得十分必要,這既符合人們的生活和消費觀念,也是優化社會環境的重要環節。
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作為國內最長的一站式商業街,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搞好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的改造和建設,對于進一步改善貴陽的城區環境,提高城市的活力和魅力,進一步整體功能完善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首先,市級城市的規劃對商業步行街的要求如下:商業步行街作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進行改造和功能完善后的步行街一定要在其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貴陽的文化古城、重要商業基地的獨特魅力;其次,貴陽市商業規劃對商業街的進一步要求是要將其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商貿服務區,一個真正意義上面向新世紀、新經濟的商貿服務區,并且在其服務業的檔次和水準上實現大的改觀,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與貴陽市的其他商業街區進行比較分析,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是集旅游、休閑、購物、文化娛樂、商務活動為一體的一站式商業街,具有獨特的發展意義和歷史文化背景。
對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的環境分析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展開:
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的劣勢:多種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商業街的建設給它帶來了很大沖擊。在設施齊全、服務優質且商品多樣的現代化商業街的競爭下,勢必一部分客流將會流失,同時,處于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且客流量大的經濟發達區域的各個商業街或商業區的建設對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的建設有著很大影響。
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的優勢:其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處于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客流量大,可以說它具有著大多數商業區所無法比擬的區位優勢;同時,觀察該步行街的周邊環境可以發現,周邊的商業區具有諸多的不完善之處,利用好空隙,可以變劣勢為優勢,促進商業街的更好發展。比如,在商業區中設立專賣店,彌補周圍商業區的建設不足等;此外,金陽商業文化步行街還有著獨特的歷史優勢,其中的一些商業老字號可以吸引不少中外游客,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富有歷史延續的意味。
貴陽金陽文化商業步行街工程位于貴陽市金陽新區2006-03 地塊,地塊總用地面積123927m2,其中市政道路及人行道用地面積43745m2,商業用地面積44647m2,景觀綠化用地面積35535m2;商業街總建筑面積105873m2。
設計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環境,從城市設計的思路出發,采取道路中心商業浮島式與道路兩邊分置商業點相結合的復合步行商業街模式,力求構建交通與商業建筑之間具有積極性與便捷型的人文空間,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現代文化商業步行街。
建筑外觀提取貴州民族建筑的亭、廊、山花、馬頭墻、披檐、景墻、騎樓等符號,進行現代抽象處理,采用現代的材料、現代的手法、貴州特色的青灰、白、深灰線腳及駝黃色墻體等,構建具有地方色彩的現代中國建筑風格,突破了紛繁復雜的、缺少文化特色的大型商業建筑形象。
步行街的建設意義不應僅停留在購物層面上,要充分挖掘它自身潛力,保持商業街可持續發展。在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商業街或者購物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就起到了一定的分散人流的作用,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商業步行街就要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傳統商業步行街的環境設計會使步行街富于生活情趣,且具有便于活動的步行空間。同時,與商業街的大型核心主體商店與多家專業型商店進行配合,有利于促進商業的均衡合理發展。商業與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人們的購物和休閑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和心理感受。為了塑造貴陽金陽文化商業步行街的完美形象,促進其發展,應綜合運用經營、管理、宣傳等多種手段,在歷史、建筑和飲食及習俗文化等多方面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文化素養,營造獨特的金陽商業文化氛圍。
商業街的設計要注重商業街的完整性,并且統一協調各空間環境。整體的設計思想不僅在形體層面上具有非凡的意義,并且在社會學層面上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從格式塔心理學觀點來看,人類對城市的形體環境認知具有整體的完全形態效應,這是一種對若干個空間場所的多種知覺元素體驗而得到的一種疊加效果。
從總體規劃引入城市設計的方式,注重對建筑外部空間秩序的控制。設計從基地北部依次安排七個商業功能街區,建筑為地上二、三層為主;內部形成寬13.2 米至16 米的步行街,按商業街與外部城市的不同位置,有機考慮尺度、形態、機能各異的景觀廣場,建筑內街兩側設3~4 米寬的騎樓,由此將由內街、廣場構成一個廣泛聯系、開放的外部空間系統。
多樣化的公共空間系統承載著文化活動的培育,規劃在內街及廣場中一方面強調中國民族“集市”空間的形態與符號,同時以現代景觀設計的手法,組織流水、綠化、臺座、平臺、鐘塔、亭榭等環境元素。
建立“多層立體商業步行系統”,在商業步行街二層設室外通廊,將整個商業城連通,在重要節點上(如廣場、入口等)設置自動扶梯和室外樓梯,將人流引向二層,這樣,就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商業步行街,從而將二、三層店鋪的商業價值最大化,以提高開發收益率,同時使得整個商業城有豐富的空間變化。
在本次商業步行街的規劃中,本文作者在結合實際情況和現代發展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商業區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滿足的以下幾個原則:(1)規模適度。過大的商業街規模會給人疏遠的感覺,高層的建筑也會帶給人壓抑感,所以控制商業街規模的同時也要找準定位。(2)購物與休閑相結合。商業步行街也是大眾的活動中心,在加強采購功能的同時,還要注重休閑和文化服務,增加商業價值。(3)展示文化與地域特色。挖掘當地獨特文化資源,形成自身特點,以吸引各地游客,增加商業步行街的知名度。(4)以人為本。商業步行街服務對象是人,要創造優質的購物環境,體現人文精神。
商業步行街作為一個極富社會歷史文化的場所,始終要做到多層面、全方位的動態平衡,其規劃要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使商業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活動中心和城市形象的代表。
作為國內最長的、一次性投資開發的、大型的、純粹的多層商業建筑,并集旅游、休閑、購物、文化娛樂、商務活動為一體的一站式商業街,貴陽金陽文化商業步行街的造型設計、空間設計、功能組織、流線設計為大型一站式商業步行街做了初步探索,今后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與設計實踐。
本項目特別感謝廉樹欣、張濤、陸曉陽的指導,感謝蒲饒卿、呂晶晶、賀軼等同事的大力協作。
[1]王江萍,劉鶯,吳慶.商業步行街的規劃設計與思考[J].文化論壇,2005,15:291-292.
[2]戴志斌.中小城市商業步行街規劃建設淺探[J].科技創業,2007,01:192-193.
[3]曹燁君.城市商業步行街規劃研究[J].建筑與規劃設計,2014,05:50-51.
[4]白麗香,張鐵兵.試論秦皇島市金街商業步行街的規劃建設[J].高等教育在線,2009,12:157.
[5]徐海燕,譚振峰,肖劍.城市商業步行街規劃定位探討[J].山西建筑,2007,11:61-63.
[6]邢海虹,趙娟.中小城市商業步行街規劃建設實證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0,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