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雙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9
進入新世紀以來,生態環境惡化與能源資源短缺已成為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而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如何構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已成為我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國公共建筑的面積逐年上升,進而使得建筑能耗量進一步加大,尤其是空調系統的普及性應用加重了環境的負擔。面對霧霾、酸雨以及溫室效應等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實現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與優化管理勢在必行。
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在對空調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實現科學的選型與安裝,相應的運行方式也并未實現合理化,進而致使空調系統運行的效率偏低,能耗偏大;第二,通風設計與建筑設計缺乏科學性。在公共建筑中,由于排風設計缺乏合理性,加上建筑物本身的設計也不完善,致使空調能耗加大;第三,無法實現對空調系統設備運行狀態的科學判斷。對于空調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態,通常都是相應的管理人員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運行狀態進行判斷的,所以即使設備存在故障隱患也無法及時發現,致使其能耗加大且存在安全隱患;第四,新風設計不合理。在進行新風設計的過程中,經常只是單純的將室內污染因素作為指標,但卻忽略了室外污染因素的存在,因此,實際新風過濾器的運行效率無法滿足需求,這不僅污染了室內的環境,同時也使得相應的能耗加大。
首先,僅憑借經驗的設計缺乏合理性。在對公共建筑空調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由于設計人員通常都是根據自身現有的經驗來設計圖紙的,對于相應公共建筑物特點等條件并來實現全方位分析,同時,很多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只是一味的強調新技術的應用,進而忽略了節能設計的核心需求。其次,以安全性為核心理念的設計構想過于保守。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為了實現空調系統的安全性,進而提高相應的參數,加大了系統的能耗量,同時主機的容量與運行路徑的選擇也過于保守,致使能耗增加。最后,設計人員自身能力素質不達標,設計出發點存在偏差。一方面設計人員自身能力素質不達標,致使無法滿足實際設計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設計的過程中缺乏全局意識,并沒有將節能環保貫穿于設計的始終,所以致使最終空調系統運行能耗增加。
第一,管理制度體系存在弊端。當前,很多單位在管理制度體系上依據不夠完善,相應的管理責任無法得到落實,進而使得系統的耗電量無法明確,在采用節能措施之后,也沒有實現對所節約電能等的統計。第二,沒有針對冷卻塔的實際所需實現有效的管理。冷卻塔在安裝的過程中質量等不達標,進而能耗加大,后期運行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優化,所以耗能量沒有得到控制。當冷卻塔因溫度過高而自動跳閘時,管理人員要么就增加冷卻塔的數量,要么就將其卸載,以確保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第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針對自動系統下的空調設備,由于管理人員自身專業能力有限,進而致使設備調解不合格,自動系統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在加大設備損耗的同時,降低了節能效果。同時,在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對設備的調解都是根據管理人員自身的經驗而手動調解的,進而造成能源浪費。
在節能設計階段,要求設計人員要對整個公共建筑的暖通工程進行詳細的了解,根據冷熱負荷計算書內容來明確設計的整體規劃與核心要點。按照當前暖通工程設計要求,在設計施工圖時,需要實現對冷熱負荷的明確計算,同時,需要對整個施工現場周圍環境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以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來完善設計內容,此外,還需要針對施工技術進行設計,確保施工工藝與技術能夠落實節能需求。針對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要求相應的設計人員能夠全面的掌握當前現有的新節能技術原理,以確保最終的設計方案能夠充分的實現節能的綜合效益。在此過程中,要將節能理念貫穿于設計的始終,進而來明確設計方案。
為了全面落實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措施,要求所屬管轄區域的政府部門要積極的做好對設計工作的管理,要通過專業的部門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查,要求相應設計方案要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對于不合格的設計方案必須予以駁回。對于設計人員自身來講,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空氣的流通情況以及管道的布置,以實現空調系統的合理規劃與設計,同時,還需要加強與水電、燈光等項目的配合,實現整體設計方案的協調性,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此外,需要實現對施工過程中的全方位跟蹤,以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確保施工各環節能夠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并實現對設計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3.2.1 在設備管理上的優化措施
公共建筑空調系統運行狀況的實際管理效果直接關系到了節能程度,所以這就要求要實現對冷水機組、空調機組、冷卻塔、水泵、管道、通風口以及冷水水質的全面管理,確保各構成部分能夠在實現高效運轉的基礎上,降低對能源的消耗,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整個暖通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運轉情況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應該在管理的過程中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3.2.2 控制管理與能源管理
首先,在控制管理上,需要將自動化技術全方位的應用到控制系統的構建中,以實現自動化控制,強化管理的效率;同時,要將先進的軟件應用到監控系統之中,進而實現對運行設備的實時有效監管。其次,在能源管理上,可以嘗試引進當前國際先進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通過相應的管理公司來降低空調系統節能改造成本的投入,并實現對相應節能改造過程中風險的控制與規避,進而實現節能效益。
3.2.3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
首先,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要求要根據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明確崗位責任,建立相應的運行日志,并構建維修記錄,落實各項資料的及時歸檔,進而提高管理的效率與質量,以實現節能效益。其次,在人員培訓上,需要針對各個崗位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以全面提高各管理崗位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素質,在確保空調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強化空調系統的節能效益,以真正的將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節能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綜上所述,當前,隨著我國公共建筑面積的不斷增加,實現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與優化管理勢在必行,因此,這就要求要結合空調系統高耗能問題所產生的原因,針對設計與運行管理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問題,實現對節能技術的全面落實,并強化對空調系統運行狀況的管理,以最終實現節能目標與效益,為最終落實節能環保、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黃雯菁.暖通空調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電子制作,2014,11(05):229-229.
[2]王勇.關于中央空調系統設計中常見問題的分析[J].中華民居,2012,4(01):622.
[3]封志平.建筑空調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3,6(03):202.
[4]劉軍,張立群,姜允濤.公共建筑空調節能設計的探討[J].低溫建筑技術,2010,5(02):34-35.
[5]陳麗茹.高層建筑空調節能設計的探討[J].潔凈與空調技術,2010,8(0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