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欣 ■福建省筑信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施工前應準備好鉆孔機、輔助鉆孔設備、布置好施工現場等。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選擇相應的鉆孔機,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鉆孔灌注樁的樁位要求很嚴格,這就要求鉆孔機的安裝和定位必須精準。而帶有鉆塔的鉆孔機的定位應該先與附近的地籠結合使用,定下一個大致位置,之后用工具頂起鉆孔機機架,尋找精確的位置,進行定位。保證鉆孔機安裝位置的誤差不能超過2 厘米。
如果施工要求灌注樁的鉆孔比較深而超過了當地地下水位的話,很容易造成鉆孔的坍塌。而埋設護筒則可以防止孔洞向孔內滲水,有效避免坍塌。另外,護筒還可以保護鉆孔地面上的口,使樁孔位置保持固定等作用。
鉆孔過程中應不斷向鉆孔內加入由水、黏土以及其他添加物質組成的泥漿,主要作用是將鉆渣浮起,為鉆頭降溫,潤滑鉆頭等鉆孔設備,增加鉆孔內的靜水壓力,防止洞外水滲入而造成坍塌。而關于泥漿的調制,則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而隨著鉆孔的深入,泥漿稠度也應作出相應調整。
(1)保證鉆孔工具安裝正確以及牢固,鉆桿的連接應筆直。剛一開始鉆孔,不應將設備運行太快,鉆孔深度在4 米以內時,大概保持在2 米每小時,隨著深度增加,速度應逐漸加快,但最多不應超過3 米每小時。注意在開孔時必須要慢,不應超過1.5 米每小時。
(2)施工過程中時刻注意你講的變化,及時調整泥漿稠度。
(3)注意對鉆孔設備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發生應立即處理,防止事態的惡化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例如鉆孔機的鉆桿連接和滑輪組的鋼絲繩松緊度應經常檢查。
(4)注意檢查施工現場有無異常狀況發生,如周圍土地拱起或開裂,鉆井架有無傾斜等。
(5)要求施工工人必須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施工,不得麻痹大意,認真做好施工記錄,記錄下鉆孔深度、泥漿變化等內容。
(1)當鉆孔深度達標之后應進行驗收工作,對孔的直徑、垂直誤差、深度等進行測量。對垂直誤差的測量應制作一個鋼筋籠,直徑略小于鉆孔直徑,放入鉆孔中,如果能夠放到底部則說明數據達標。
(2)目前施工中主要用到的清孔方法是原漿換漿法,換漿后的泥漿比重指標應在1.15~1.20 之間,保證含沙量不大于4%,粘度為20~22,鉆渣沉積不應超過5 厘米。換漿之前應先抽出孔內的泥沙。
(3)換漿時泥漿高度應高于地下水水位1.5~2 米,防止鉆孔坍塌。
(4)清空完成后,在對上述所有數據進行測量,之后灌砼,完成鉆孔。
鋼筋籠的尺寸應參考鉆孔設計圖進行制作,用焊接法將主筋與外表鋼筋連接起來,制作成型。由于鋼筋籠放進鉆孔時是吊著放下去的,所以鋼筋籠的頂端應制作掛孔。
澆筑水下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澆筑導管直徑應采用20厘米的,每截導管的長度應在3~4 米之間,保證導管密閉性良好,焊縫處不漏水;(2)導管離孔底30~40 厘米,導管應插入混凝土中2~3 米,澆筑時應緩慢提升;(3)混凝土量應保持充足;(4)同一個鉆孔,澆筑時間間隔不宜超過30 分鐘;(5)溢出的泥漿、鉆渣應及時處理,防止造成污染。
(1)采取隔孔施工程序。混凝土灌注之前,孔內都是泥漿,而澆筑完成后,混凝土的強度也不太高,保持正常的孔距能夠有效避免孔洞的坍塌和直徑的縮減。
(2)保證孔洞垂直度達標。保證鉆孔架穩固,要經常檢查鉆孔架與鉆桿的角度,保證它們之間的垂直,鉆孔完成后利用超聲波對孔徑、孔斜進行測量。
(3)清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干凈鉆孔內的鉆渣,防止鉆渣對樁的承載力造成不利影響。為保證鉆渣清除干凈,應進行兩次清孔,第一次用鉆桿進行,使孔口泥漿密度達到1.1,孔底泥漿密度達到1.15~1.2,鉆渣厚度應小于5 厘米,這時就可以放進鋼筋籠,并用導管進行二次清洗,直至泥漿密度達標。
澆筑用到的混凝土材料應選擇水下材料,混凝土中的碎石直徑不能超過4 厘米,碎石含泥量應小于2%,混凝土含砂率應在40%~50%之間,為了是混凝土流動性更好,可用活性礦粉替代使用。現場調配時應注意攪拌設備的精確度是否達標,材料比例是否合格,控制好攪拌時間,時間不符合標準會造成混凝土強度不達標。最好將工程作用的混凝土集中攪拌,保證質量一致和數量的充足。
鋼筋籠制作所需的材料如鋼筋、焊條等應保證其質量、型號達到要求。鋼筋籠的大小一定應對照圖紙反復計算清楚,完工后應有專門人員進行驗收。再放入鉆孔中時為防止頂部被吊的變形,應在焊接吊耳處設置吊桿,增加受力面積。對鋼筋籠每一個焊點都應逐一檢查,如發現焊點不結實的情況應進行補焊。另外,在將鋼筋籠放入鉆孔中時應保證過程的平穩,避免鋼筋籠碰到孔壁,當遇到阻力放不下去時,應停止所有動作,盡快尋找原因,不可強制下方而造成鋼筋籠變形甚至鉆孔的坍塌。
由于灌注混凝土工作是一個連續度較高的過程,所以施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及保證施工期間各道工序的緊密配合。確保導管質量合格,提前做好壓力試驗;導管連接完成后應檢查連接處是否漏液;灌注時導管不可與孔底進行接觸,距離保持在0.3~0.5 米之間,如果該工程孔徑較小則應加大距離;導管插入混凝土里的深度應在2~5米之間。另外還應注意鋼筋籠的位置,發現上浮后應立即采取相關措施進行復原。
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過程屬于隱蔽工程,操作困難,檢查手段復雜,而一些數據只能依靠模型計算得出,這對技術人員的技能要求非常高,而不同的技術人員由于自身經驗不同得出的數據、結論也會有一定差距。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加強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還是人,因此,要求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具有高度責任心,對每一個步驟都進行細心檢查,按照規范進行施工,保證工程質量達標。
[1]張建勛,劉玉濤.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后的受力分析[J].建筑施工,2002(01).
[2]祁宏軍,殷琨,熊青山.鉆孔灌注樁導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和處理[J].巖土工程界,2002(09).
[3]王志杰.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幾個技術問題[J].巖土工程界,2002(11).
[4]呂秀杰.淺談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嘉興學院學報,2002(03).
[5]酈鈴福.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有關問題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