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寧 ■廈門老園丁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102
隨著人們對城市綠化、美化認識程度和要求標準的提高,城市綠化單純的采用小苗栽植已滿足不了當前城市環境綠化建設的需要,尤其是重點綠化工程,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的綠化機能,在短時間內可以達到綠化效果。大樹移植作為園林綠化快速發展的一條捷徑,在城市園林綠化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在短期內改善城市景觀、提高城市綠地生態效益、優化綠地結構、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提前形成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探討園林綠化大樹移植技術,保證大樹移植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謂樹勢平衡就是指樹木在形態長勢上下部分上能分須保持平衡。移植時,若對根系造成了傷害,應按根須分布情況,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才能保證樹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長形態達到平衡。因為地上的部分主要提供根部發育的營養物質,對枝葉進行過多的修剪不但影響了大樹的美觀,同時也對根系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且若地上部分的枝條和樹葉太多,水分的蒸發量就會遠大于樹根的吸水量,容易導致植物脫水而亡。故維持樹木形態長勢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謂生長環境是指土壤環境與氣候環境的有效結合,是綜合性的整體結構。如把生長在酸性土壤中的大樹移栽到堿性土壤,把山上的苗木移栽到平地,苗木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移植到熱帶地區,環境條件差異較大,移植的成功率相對就較低。因此,移植地的生存環境應該與原植地環境相似。
(1)資料準備。在大樹移植前應掌握以下資料:①根據樹木的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對樹木的種類、樹齡、樹高、胸徑、冠幅、定植時間、移植前的養護管理情況、目前生長情況、發枝能力、病蟲害情況、根系生長情況等行調查、登記、分類、編號。②苗木的生長、種植地環境情況,掌握苗木的間距,周邊環境條件是否具備施工、起吊等外界條件。③種植地的土壤、水熱等環境因素的相關資料。
(2)移植前應制定嚴密的移植方案,主要包括:①根部的處理、土壤的改良②種植平衡修剪③挖穴、挖運等關鍵技術④支撐與固定⑤材料的具備⑥栽植后養護管理等。
(1)大樹根部處理:用泥漿加水加鈣鎂磷肥及100mg/1的ABT生根粉藥液澆灌根部,使根部周圍完全被泥漿水黏附。根部處理是移植成活的重要因素,在挖掘過程中可適當的保留一部分樹根際原土,以利于樹木蔭根。
(2)土壤改良及選擇:苗木移植前應針對土壤的結構性狀、有機質的含量等進行分析評價,對不適宜的土壤必須進行改良,以利于苗木品種的生長。一般可采用物理改良、水質改良、化學改良等方法進行土壤的改良,使種植土符合植物對栽植深度、肥力和各種有機物、微量元素的需求。土壤的選擇應選用與樹根具有“親和力”、通氣性好、排水性好的土壤作為定植土。
(3)種植穴的處理:加大種植穴的挖掘,將樹木2-3年的主根系生長量考慮在內,同時在種植穴的四周將φ50PVC管一端埋入,既偏于透氣,又便于抽取穴內積水。
(4)栽植技術:①栽植穴的準備。大樹移植應根據“隨挖、隨包、隨運、隨栽”的基本原則,移植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定點、定樹、定位。栽植穴的寬度與深度根據移植大樹規格確定。種植穴直徑一般比土球直徑大40~50cm,深度比土球高度高20~30cm。挖樹穴時應將表土和生土分離,同時清除建筑石塊及土頭垃圾等。②修剪。移植大樹前,應視大樹的實際情況,對根系、枝葉進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長情況保持基本平衡。落葉樹其樹冠在保持整體樹形的基本一致的要求下,應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樹冠保留越多,對根系的傷害就越大,對反季節移植的更應加重修剪,盡量減少樹冠的蒸騰面積。對于帶土球移栽的無須進行根部的修剪,而對于裸根移栽的應盡量多的保留根系,對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進行剪掉修整,增大樹冠的修剪程度。常綠樹的樹冠則盡量保持完整,對一些枯死樹枝、過于茂密的枝葉和裙枝進行適當處理,根部帶土球移栽則不用修剪。③消毒處理。在鋸口處采用波爾多液、丙環唑等殺菌劑及使用樹寶等傷口處理劑進行涂抹,做消毒處理,同時并在枝頂部鋸口處用塑料袋包扎3~5cm,即可起到防水作用,也可以加快鋸口愈合,有效的減少鋸口水分的蒸發。④挖樹。保護好根系是挖掘大樹時的重要點之一。一般土球直徑應大于冠徑的1/4~1/3,同時根據樹形情況定土球形狀,一般圓柱形可小,圓錐形宜大,土球要采用草繩包扎方式保護,使根部土球不易松散。⑤裹干。采用具有一定的保濕、保溫性能的包裹物,如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將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包裹,減少樹體枝干的水分蒸騰,存儲一定量的水分,保持枝干濕潤,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低溫對樹干的損傷,還可減少大樹在運輸時所造成的損傷,也可采用麻布等裹墊后用竹木條環狀捆扎方式包裹棕櫚類大苗。⑥運輸。為了便于吊裝運輸,運輸前應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綁縛等。并在樹干吊裝綁縛處用草繩等柔軟物體包扎保護,吊裝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刮傷樹皮及碰散土球。大樹吊入汽車后樹冠向后,土球下墊土或草繩等柔軟物體,土球兩邊用土或沙袋墊住,用繩子將土球固定。樹干上包扎上柔軟材料后放在木架上,用繩子固定,注意樹冠不能拖地。在運輸途中注意噴水保濕,并遮蔭防止水分損失過多,在起吊、運輸過程中要盡量保護枝葉和土球,應盡量做到能當天起挖運、當天移栽。⑦栽植。大樹在運到后須第一時間開始定植。種植時要先去除樹冠的包扎物,消毒處理因對于吊裝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枝干損傷。起吊大樹進入種植穴后,扶正樹冠,調整大樹朝向以及種植深度,回填種植土,分層回填壓實,填土時應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應注意不要弄松土球,以免傷到根系。若遇土壤粘重等情況,可采取措施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填土至2/3處立三柱式或四柱式支撐方式,支撐牢固后澆透水,填土將土球全部埋住。⑧澆水。應重視大樹的澆水,定植后澆第一遍水應澆透,澆第二遍水應間隔一天,過后可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含水量情況而定,嚴格分析,謹慎澆水。同時要注意防止樹穴內積水,在澆水后填平種植穴,使其略高于周圍土面。地勢低洼易積水的要挖排水溝,保證不積水。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大樹的新根生長,是大樹成活的根本所在。
(1)樹木的支撐。大樹栽植后應做好支撐固定綁扎,慎防傾倒歪斜。可采用三角樁固定,支撐點一般于樹高的2/3處,支柱根部應入土中50cm以上,才能固著穩定。井字四角撐,也是較常用的支撐方法之一。
(2)水分控制。新移植的大樹一般根系吸水功能多減弱,土壤水分需求量相對較少。因此,土壤只要保持適當濕潤便可。土壤含水量過大,不利于土壤的透氣性能,可能會抑制根系的呼吸,不利于發根生長,嚴重時可導致爛根,致使苗木死亡。一般來說,第一次定植水澆透后,間隔正常為2-3天后澆第二遍水,隔一周后再澆第三遍水,再后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情況而定,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同時應注意防止樹池內水的積壓,樹池圍堰應略高于周圍地面且填平,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應設排水溝,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
(3)保持水分。大樹的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容易因蒸騰作用而丟失水份,應及時噴水保濕??赏ㄟ^使用抗蒸騰劑、采用高壓水槍噴霧,或根據樹冠大小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在樹冠上方進行噴霧、使用注干法,保水劑等方法保持水分。
(4)搭棚遮蔭。大樹在移植初期或夏季高溫季節,應搭蓋遮蔭棚,以降低周邊氣溫,防止樹冠經受日曬影響,減少樹體蒸騰強度。在搭遮蔭時遮蔭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的光合作用,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5)施肥。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較差,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一般每次間隔時間在15d左右。可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0.5% ~1%的溶液,可加入一些復硝鉀等激素促進光合作用,應避免在中午高溫時噴施,以防藥害。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可選用有機無機復混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6)中耕松土。中耕的時間應根據土壤、氣候等條件而定,一般雨后不久就要進行中耕。中耕的次數,以保墑、除草為原則,土質粘、干旱、草多應勤中耕。
大樹移植作為一項園林綠化施工技術,在園林施工和城市建設的工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推進城市綠化的必要手段,而大樹移植后的成活率是目前備受關注的問題,在園林綠化施工中必須掌握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做好大樹的移植和養護,保證大樹的成活率,根據新植大樹的樹體情況,栽植地的氣候環境條件、移植季節等情況不斷摸索經驗,才能收到預期的綠化效果。
[1]殷兆林.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7(40).
[2]王銀福.淺析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與養護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