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瀟 ■保定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100
智能化控制器一個較為突出的優點在于一致性非常好,在處理不同的程序和數據時,也能夠對陌生的數據進行正確的估計,從而達到自動化控制的基本要求。在多數情況下,智能化控制器在控制對象時不需要立即的采取行動,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智能化控制器控制效果具有絕對性,如果控制對象有所變化,那么最終的控制效果可能達不到預計的效果。所以,設計師對自動控制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依據具體的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案,綜合考慮設計原則和標準,并分析透徹被控制對象,嚴格審查控制的要求。如果設計出來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在使用中出現了問題,或者沒有良好的智能化控制器效果,那么應該對每個環節進行嚴格排查,分析問題之所在。
在自動化過程中應用傳統的控制器來停止控制時,如果被控制對象的具有較為復雜的動態方程,那么將無法對其停止精確的控制,這樣在對對象模型停止設計時,就會出現大量沒有辦法進行預測的客觀要素,也不能得到精準性較高的模型設計,最終不利于提高自動化控制的工作水平和效率。通過智能化控制器,能夠省去設計模型的環節,避免出現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從而保障了電力自動化控制器的精密性。
智能化控制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實現調節控制,有效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工作性能,確保自動化控制的工作。在調節控與傳統的控制器相比,智能化控制器在調節控制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適合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另外,在調節控制中,只需要對相關的參數進行改變,就能夠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調節,不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在場,為相關操作人員的工作提供了便捷,降低了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這樣智能化控制器就可以進行遠程控制與調節,實現電氣工程無人控制的自動化控制目的。
電器產品性質與品質的優化主要集中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在這一階段需要通過結合產品設計中所需的學科知識已經常規設計中的經驗問題來進行規劃和設計。要保證設計工作整體上的協調性和一致性,還需要在設計階段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的基礎上,將智能技術的理念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電氣設備不應當單純秉持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設計,還應當結合最新的科技發展狀況以及實驗所得經驗進行充分完備的分析。這樣,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也減少了設計的成本和開發的工作時間,這樣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設計階段的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探討的電氣產品設計中的優化措施是指以遺傳算法為基礎的優化,這一方法在產品設計中有著較高的價值。首先,結合遺傳算法自身的特點,通過全局尋優的方式,能夠將對結構對象的操作表現的更為直接化,此時,遺傳算法的其他優勢也將表現得更為明顯。例如,將這一算法優化到設計當中,可以在不經過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將搜索的方向更為合理化的調整,在全空間區域內優化和自動獲取的能力將獲得顯著的提高。除此以外,將專家系統與遺傳算法深入結合也必將推動電器產品的品質性能上的優化和升級。專家系統將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技術有機融合,以一種類人的分析決策方式進行操作,將大大提高電器產品性能與品質的優化程度和優化力度。由此可見,其應用空間相當廣泛應用價值也能夠有較高的體現。
在電氣設備與智能技術結合以前,人工操控是大型電氣設備操作的主流方式,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不僅是電力設備,這一方式幾乎在所有大型設備中都有應用。而事實上,電氣設備正常的運行狀態并不是具備某一學科的知識就可以完全操控的,它必須要求能夠在各個專業都具有高水平知識的綜合性人才進行操作和控制,而這也從根本上增加了電氣設備的運行成本,為相關的企業帶來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開支。在智能技術有效運用之后,這一問題給相關企業帶來的壓力將得到有效地緩解。另一方面,這也可以從源頭上提高設備的技術含量和運行效率,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然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
電氣設備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系統運行中的重要舉措和重要工作。要保障系統安全和穩定協調的運行,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在電氣行業的運行中,實現控制管理的智能化,不僅僅將取得系統的正常運行的效果,還能夠降低成本。在這一方面比較常見的應用有神經網絡控制以及模糊控制決策等方式。
人工智能算法在電氣設備乃至整個電力系統中數據分析與處理,故障搜索與分析等環境中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智能算法中有一些算法例如模糊理論、神經網絡等等目前在電氣設備的故障分析應用中也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對于電氣設備而言,故障問題可謂層出不窮,要實現故障的診斷方式的優化和升級,必須對故障原因有著更為細致準確地把握,否則采取的措施不當反而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乃至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即便如此,原有的故障診斷方式也并沒有取得理想的診斷效果,而且操作流程的復雜性也為故障診斷的過程帶來一定程度的負擔??梢砸宰儔浩鞯墓收显\斷為例展開討論,要研究變壓器的故障診斷方式,要經過收集、處理、分析、判斷一系列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浪費時間浪費人力資源,還在無形中增大了出現錯誤和偏差的可能性。但是采用智能化的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必將使故障分析的準確性達到更優。
電氣設備由于其性能的多元化,通常會導致操作流程的異常繁瑣,而且越是繁瑣的操作流程通常對操作技術水平的要求就越高。一旦在某個環節出現操作失誤的現象,很可能造成不能控制的損失。所以,要保障電氣設備的運行正常和通暢,就必須實現操作過程的盡可能的精簡化和程序化,利用智能算法設定程序,讓電氣設備自行運行并實現查錯糾錯的功能。智能技術的運用,對簡化操作流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大程度的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智能化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運用得非常廣泛,將智能化技術運用到電力工程自動化中,不僅能夠大大提升電力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進一步減少維護的費用,加強了工作的強度,而且可以促進電氣產品的優化設計,對故障進行快速檢測,進而保障重點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實現了設備的智能化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相關人員的工作環境。相對而言,智能化技術對設計工程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在設計時要選用合理的方法,將智能化技術與電氣工程自動化有效地結合起來,保證能夠體現出更好的應用價值。
[1]田軍.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中的應用淺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6):528-528.
[2]鄭洪超.芻議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智能化技術[J].大科技,2014,(24):87-87,88.
[3]張超.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3,19(33):19.
[4]江邦興.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具體應用思考[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11):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