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望 ■身份證號碼:360728198612290313,江西 贛州 341000
建筑產業逐漸在城市發展中使重要的組成部分,并成為國家與人民關注的重中之重,其建筑質量事關國家繁榮富強與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建筑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尤其改革開放后科技得到飛躍式的突破以來,各類建筑如春筍般爭相冒出。基于此,如何提高建筑的質量成為當前社會建設面臨的一道“關口”。企業要想在建筑市場領域站穩腳跟,就必須完善管理系統。本文緊緊圍繞建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希望此文可供以借鑒。
管理體制的健全是保證高智力建筑的關鍵,而現階段我國普遍存在著管理體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極易導致施工規劃不當,給整個建筑帶來不可小視的負面影響。在現階段,我國不少數量的企業仍沿用守舊的傳統管理方式——一種封閉式管理模式。由于管理制度尚未足夠成熟,相關建筑管理的信息往往由內部處理,上層領導可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隨意改動、粉飾信息,使得其真實性大大降低。更有甚者,有些企業無法廣泛全面了解整個建筑領域的發展狀況,致使容易在決策時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同時,后期的補救措施也不夠恰當。長期下去,實力會愈發薄弱,最終無法在市場中立足。例如,過于強調經濟的節約而隨意裁剪管理人員,這樣將帶來管理人員的分配不均的問題,從而必將帶來監督不力、管理失職等更嚴重的現象。
眾所周知,建筑施工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它是多個工序的有機統一,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對整個工程施工造成巨大的影響,其特點決定了企業需要更多各類的技術人才。人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參與者與決策者,是質量的創造者,對施工的進度與質量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國內不少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力度不足,一味強調經濟利益。即使企業明確地知道需要某方面的高端人才,但不愿花費高薪聘請,寧愿低薪聘請技術較一般的人員。這種思想往往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不但后期不能節省資金,反而致使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同時整體工作人員的素質與安全意識也亟待提高,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施工過程中,監管人員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監督管理分為多個項目,監管人員擔負的責任重大,一般要進行施工進度的監管、每一個環節的工藝成果驗收、原材料的檢查等等。配置刮泥人員的初衷是防范于未然,然而現階段某些企業,普遍存在著監管人員管理不當,往往出現材料質量問題、安全隱患問題等等突出的問題。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監理人員的素質不夠高,責任意識過低,對于安全防范的認識不夠重視等等。這一系列疏忽大意的因素將使施工過程中頻繁出現問題。更有甚者,一些監管人員不仔細謹慎地進行審查工作,沒有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忽視了一些重大的工程細節,無法及時提出彌補措施,對后期的施工必然帶來負面影響。
建筑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就是有一套健全的管理體系,管理層是重中之重,妥善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可采取實行獎罰制度、安全考評制度等等措施,制度是對階層人員的最好的管理與監督的方式,同時亦能有效指出產生問題或失誤的源頭與部門。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我們無法完全消除安全隱患,但需要妥善做好防范管理這項系統工程,努力使管理全面化、規范化,與其消耗大量財力物力后期彌補質量問題,不如先前對建筑工程保障質量。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策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既是質量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預防安全隱患缺陷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其次,優化預控措施,謹慎仔細地審查細部構造,設計藍圖是整個工程的靈魂支柱,施工人員必須全面了解設計圖紙,并進行會審工作,精雕細刻,此工作不僅糾出設計部門出現的差錯或者遺漏并及時提出補救措施,更能深層次地明確施工方案、關鍵部位的質量要求等等。
工程的質量是亙古不變的主題,同時,建筑工程的質量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質量,才能保證建筑產業的長久立足與可持續發展。而根據“意識”決定“實際”,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與態度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加強施工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成為打造高質量工程的首要任務。掌握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將標準要求貫穿并烙印在每一個施工人員的腦海中,規范而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施工,才能長期立足于建筑市場的競爭中。建筑工程施工是多個環節的有機統一,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度甚至形成豆腐渣工程。除此之外,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挑選,優勝劣汰,施工人員的整體工作素質決定了工藝成果的質量,因此還要加強全體人員的培訓與質量意識。其次,全面普及建筑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同時對他們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技術素質與質量意識同等重要。最后,施工人員要科學化、規范化、組織化的施工,增強合作觀念,嚴禁違章指揮、處罰不嚴等問題,所有施工環節配備合格的技術人員,完善質量管理人才機制,并將質量安全意識貫徹落實到整個施工質量管理中。
要達到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就要保證每一項施工工序的質量,而保證各項工序質量最簡單同時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工程全面進行監督。監督管理的初衷是把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如若檢測不合格,絕對不能進行下一項工作。全面質量管理具體包括以下三個層次:一、全員管理,顧名思義,即所有建筑施工的人員都要參與到質量管理中來,不僅監督他人,同時嚴以律己。二、全過程管理,因建筑工程工序的復雜性、關聯性,每一項工序都關系到后續工程的實施,因此從始至終對各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是非常有必要的。三、全企業管理,因為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包括施工方案、機械甚至環境等等。因此企業的各個部門應各行其是,分層次地控制好各個因素,并對工程質量標準作出界定。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建筑的質量要求越往高處發展,而管理工作的妥善處理決定著整體建筑的壽命與質量,從而間接決定著企業是否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有立足之地,更決定著能否保證人民的安居樂業。要使健全的管理體系更好地服務于建筑產業,施工人員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找出不足之處,提出完善管理的有效措施,應高舉“一切以質量為首”的旗幟,以高質量高標準為規范,以質量管理制度為綱領,保證一切工序都嚴格按照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加大管理力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只要這樣才能使建筑領域越往健康、可持續發展。
[1]李華.淺談如何強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學與財富,2011,(6):204 -205.
[2]吳文飛.關于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幾點思考[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1,(2):153 -153.
[3]鄒迪.強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思考[J].世界家苑,2011,(5):122.
[4]顏春.強化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意識做好建筑施工質量策劃工作[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1,(5):163 -164.
[5]顏春.強化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意識做好建筑施工質量策劃工作[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1,(5):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