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生態規劃指的是生態規劃的實施和應用要在小城鎮這片區域上進行實踐,即對小城鎮的每項開發和建設都要做出合理科學的決定。當然,也要遵守相關的規劃規則以及遵循不能夠破壞生態的原則,從而改善城鎮環境和居民的關系,使城鎮之間實現和諧、可持續,共同發展的偉大目標。但是要實現以城鄉一體化為理念的小城鎮生態規劃,需要有周密的計劃,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保證和周圍的大中小城市以及鄰邊的農村,實現穩定、和諧的發展。
城鄉一體化理念的小城鎮生態規劃就是把城市與鄉村作為整體進行的一種規劃,并且要把城市和鄉村都統一規劃到小城鎮這個區域范圍內。實施城鄉一體化就需要對城市和鄉鎮之間的對立、互不干預的這種模式進行反思,這不僅僅可以使城鄉之間平衡發展,而且可以使得居民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真切的城市生活。而基于城鄉一體化理念的小城鎮生態規劃,其重點強調的是公平和效率,同時也要關注整體與局部之間利益的平衡。小城鎮規劃的外在體現是城鄉一體化,小城鎮規劃的精髓是生態。在加大力度宣傳良好環境帶給人民好處的同時,提倡健康無害的生活方式,不斷加強城鄉一體化進程,尤其是鄉村衛生環境的建設,要循序漸進地完善衛生環境的管理制度。
(1)對城鄉一體化盲目的崇拜和向往。不能盲目地克隆發展好的小城鎮,不能盲目地以大城市為模板,而忽視了自身擁有的經濟基礎,從而出現脫離本地城鎮的現狀。而且因為小城鎮擴張規模過快和過快的發展速度,使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大型的工業區出現了超規模建設的情況。而周邊的鄉村區域由于沒有充足的資金,基礎設備、醫療設施等都不齊全,從而造成了城鎮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合理的后果。(2)則是盲目地追求現代美。在建設美麗鄉鎮的過程中,不在意城鎮自身具有的特色,忽視對其特色的保護,而一味地啟用模式化的規劃方式。最終,會出現使城鎮的生態惡化、破壞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平衡和城鎮經濟發展不協調等諸多問題,進而失去了城鎮獨有的魅力和特色。
2.1.1 制定完整的發展規劃
鄉鎮要促進城鄉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要腳踏實地,縱觀全局,縮短城市和鄉鎮之間的距離,實現城鄉之間的經濟、生態、文化協調全面發展。在農村要突出農業現代化建設、土地總體利用規劃、農田基本的保護規劃這些重點,側重點在于要規劃好屬于城鎮體系的核心區域,主要是環境保護、建設美麗村莊和合理的城鎮布局,突顯出城鎮的文化底蘊,體現在生態文明上,反映出區域的特點,并且形成一種示范村、新農村、特色鎮等都各具特點的城鄉空間布局的新局面。
2.1.2 加強生態平衡的建設
要加大力度實施對天然林的保護,仔細認真地落實市、區并快速發展林業,保護生態平衡等一系列的工作。改造產量低的天然林和開發產量低的農田,可以沿城市公路種植綠化帶,在鄉鎮廢棄的土地上種植樹木。這既能保持生態平衡,又能美化環境,使城鄉生態一體化出現了一種新的格局。
2.1.3 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力度
首先,要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強度,全面的開展建設生態村莊和綠色鄉鎮的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對違反規定的人或企業嚴懲不貸。其次,要變被動為主動。建立完善的相關的生產管理制度和實施體制,指引公司企業去研究出清潔生產的方法,并鼓勵企業建立一套健全的環境認證體系。最后,要對河道進行治理和加大綠化面積。加大其實施的強度,逐漸地實現“河道暢通、沿岸碧綠、景色優美”這一偉大目標。
2.2.1 促進教育一體化
統一籌備城市和鄉鎮的教育資源,合理有效地調整學校的格局。并加大對教育投入的力度,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使教育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得到均衡發展,保障城鄉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從而近一步實現城鄉教育的現代化。另外,還要加強建設農村寄宿學校的力度,加大建設教育信息化和學校逐漸標準化的強度。在該城鄉之間建立起結構完整、體制合理,教育質量高,又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機制,從而達到該城市在教育方面最好的水平,實現城鄉教育的一體化。
2.2.2 促進公共衛生的一體化
首先,加速發展衛生醫療事業,建立能夠覆蓋全部城鄉居民的醫療體系,并建立健全的衛生服務體制、完善的藥品供應制度以及合理的醫療服務機制,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從而使得人們對多層次的醫療衛的需求得到解決。同時,還要全面培訓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使醫療保健的服務水平得以提高,快速有效地推進農村衛生醫療基礎性設施的建設,從而建立健全的鄉鎮衛生服務制度和網絡設施的建設。另外,鄉鎮的衛生所也要逐漸地實行城鄉一體化的管理。再者,還要加大人才建設的力度,即衛生管理人才、專業的衛生技術人才、衛生執法人才,使衛生信息化的建設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提供更完整的衛生信息平臺。
2.2.3 推進公共財政一體化
建立健全的公共財政體系,實現投資機制的多元化和多層次。“四個傾斜”財政在加大投入時必須做到,一要傾斜于農業發展、生態平衡建設等基層產業;二要向水利水電、交通等基礎性設施上傾斜;三傾斜于技術培訓、社會公共設施建設等福利事業;四要向體育、衛生、農村教育文化等公益事業上傾斜。同時,要積極有效的發揮市場體制的作用。投入城鄉一體化建設也要引領外資、工商資本、民資去鄉鎮投資,使鄉鎮的經濟得到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這不僅打破了特殊行業有特殊政策的說法,也降低了民眾投資所需要的城鎮基礎性設施建設的成本。
考查干部的實績情況,要看是否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這是一項重要的依。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拿出有效的考核管理辦法和獎罰體制,更要建立約束、激勵的機制,激發干部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加大對試點工作的監督力度,把每項工作都具體分配到各村以及各單位,實施責任具體化的制度,從而有效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每項政策都落實到實處。
城鄉一體化并不是指一樣化,共同發展也并不意味著同步發展。在當代這個體制下,我國的城市和鄉鎮之間仍然存在著很大的距離。面對目前的現狀,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在完善的制度以及科學發展觀的領導下,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這一的偉大目標。
[1]晏群.如何界定小城鎮的概念與范圍[J].小城鎮建設,2010.
[2]李城.國外城鄉一體化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資訊,2009.
[3]陳雯.“城鄉一體化”內涵的討論[J].現代經濟探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