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輝 ■浙江華偉巖土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052
某所綜合樓,長度是42.5m,寬度是27m,高度是51.8m,1層地下室,高度是3.6m,面積大約是1094m2,底板高度為 -3.6m,13層地上層,地上第1層高度為4.5m,最高1層高度為3.9m,其他11層高度為3.4m,基本的承臺高度在-7.2m到5.6m范圍之內。頂層以上設置了供水設施和電梯間。基本的承臺最大深度是電梯間基礎J8,J8厚度是2m,尺度是9.6m*9.6m,底標的高度是-7.2m。此工程使用預應力管樁,并以此為基礎,地下1層混泥土抗滲力強為0.8MPa,等級的強度是C40。
J8在此工程中的基本特征表現為:斷面層高、鋼筋密度小而多、面積較大,擁有的混泥土量達到了200m2以上,工程實施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重點體現在2個方面:一是混泥土的使用量特別大,混泥土一次性澆筑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對澆筑區進行適當的區分;二是厚度達到了2m,并且面積特別大,要想減少水熱化,杜絕表面裂縫的存在,就需要盡可能少的使用混泥土。
(1)水泥。考慮到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較高(C40),為保證施工質量,選用42.51t普通硅酸水。
(2)骨料。①粗骨料:由于混泥土是使用泵送的方式,那么就需要提升其可泵性,參照混泥土泵的傳輸管道,碎石的選擇要合理,基本粒度直徑保持在1-2cm,并且不能有其他物質參雜其中,泥土含量要達到≤1%的標準;②細骨料:選取中砂,粒度直徑保持在2.6-2.8cm,讓細砂能夠通過篩孔,篩孔的直徑為0.3mm,達到15%-30%的通過率,泥土含量要達到≤3%的標準。開工之前,首先要將材料送去進行篩分測試。在施工階段,高明砂作為主要材料。
為了達到混泥土和水泥小量使用的目的,就需要提升其抗裂性,有效降低干縮性。在此工程中,我們在混泥土中摻入了20%的粉煤灰,以此來代替冰泥。使用的粉煤灰產自于黃埔電廠,等級為Ⅱ級。泵送劑為FE-C,減水劑為DL-3,二者能夠有效的降低水泥快速熱發熱量。將UEA膨脹劑加入到了混泥土之中,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混泥土在溫度方面的應力,給其一定的補償收縮。上述的外加劑和加入的原料,都是在進行測試之后進行配量的。
為了達到泵送的相關要求,對混泥土的塌落程度進行了規定,一般而言,應當保持在10±2cm之間。此外,為了達到澆筑的標準,將混泥土凝結的時間規定為6小時以后。混泥土的供應商承擔著配合比和材料質量標準的責任。
依據絕大多數混泥土成型工藝的標準,在保障其達到溫度要求和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之下,此工程中的混泥土采用持續性工作的方式,在施工期達到一次性完工的要求,這對于全面澆筑來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混凝土供料方式:①在此工程之中,我們選用的混泥土是商品性質的,混泥土的傳輸采取混泥土泵送的方式;②為了達到高標準的施工質量和作業效率,防止裂縫的存在,在混泥土施工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澆筑時間,在下料的時候,我們選擇的泵送設施型號為SHC-57。此型號的泵送設施每小時泵送量最高可達25m3;③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出現,保證混泥土持續性的工作,不但要保證水、電的及時供應,還必須要準備一臺柴油發電機,功率為100KW/h。
(2)混凝土澆筑方法。此工程中J8基本性承臺面積為92.16m2,厚度達到了2m。混泥土的澆筑方式為斜面澆筑,并分為4層進行,在進行澆筑的時候,一層的澆筑量為0.5m,進行下一層澆筑的時候,不需要完成前面一層的澆筑。在混泥土凝固之前就需要進行上層的覆蓋,通常在5-6小時即可,確保上層與下層澆筑的時間不能超過5-6個小時,具體如圖1所示。在工作的過程中,用傳輸泵在基本承臺上進行布料,一次性完成承臺面的布料工作。也就是說在布料的時候,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由一個坡度進行適當的覆蓋,覆蓋不能太厚。使用此種方式最終形成一道斜披,達到泵送工藝的特殊需求,不需要對傳輸管道進行頻繁的拆卸和沖洗,也不需要進行延長,有效的提升其工作效率。
(3)混凝土的振搗方法。依據在泵送過程中造成斜披的基本情況,采取混泥土振搗方法于澆筑斜披的頭部和尾部,讓上層與下層的鋼筋網達到密實的效果。此外,在模型的邊沿部位,還可以加上竹竿,進行插振,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混泥土受振不均勻而出現漏振的現象。
(4)表面處理及養護。泵送之后的混泥土表層會出現大量的水泥漿,因此,要在澆筑之后2-8小時之內,參照標準高度,將高出部分用標尺去除,進而用搓板進行搓壓,令其表面達到平滑和堅實,在混泥土初次凝結之前,還需要進行數次的搓壓,最后用鐵質搓板進行光面收復,搓平裂縫,降低表層水分的快速擴散,并且在12小時之內,在周圍進行130mm高砌磚,存放100mm的水,最后在水面覆蓋上編織袋等物,持續14天即可。
(5)混凝土溫度計算。C40抗滲混凝土水泥用量≈380kg/m3,425R水泥水化熱Q=461kJ/kg。混凝土比熱C=0.97kJ/kg°C,混凝土密度R=2400kg/m3,則混凝土溫升值為:Th=WQ/CR=380X46I/0.97X2400=75.25°C。混凝土的表面溫度通常取32℃。所以要作保溫措施以減少混凝土內和表面的溫差,采取蓄水養護措施。
由于此工程中的J8平臺用于混泥土作業,所以對其溫度進行必要的調節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防止裂縫出現的主要工作。因此我們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溫度進行實時監測。主要涉及到的作業有澆筑前的溫度、混泥土攪拌之后的溫度、澆筑和模板溫度、澆筑之后不同時間段內、外部溫度等。溫度的監測工作將有利于混泥土作業中有關溫度的調控。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J8大體積混泥土基礎承臺不出現裂縫等現象,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經過對溫度的測量和控制,多次的觀測,最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工程進展非常順利。
[1]秦磊.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0(S2).
[2]王旭東.大體積混凝土基礎裂縫的有效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0(36).
[3]毛慶東.高層建筑基礎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4]劉潔.試論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2(27).